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蛟龙”号远征太平洋 开始第二、三航段科考

“蛟龙”号远征太平洋 开始第二、三航段科考

2013-07-19 12:07:51

来源:

  编者按 “蛟龙”号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完美收官,在厦门港稍事休息之后,今天再次起航。第二、三航段,“蛟龙”将分别在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太平洋海山区作业。本报特派记者付毅飞随船报道科考实况,我们在《紧随“蛟龙”再探海》专栏、中国科技网《蛟龙闹海》专题、新浪官微“@科技日报”继续为读者奉上精彩“海味”大餐,敬请分享。

  7月12日返回厦门停泊的“向阳红09”船,目前已完成补给及船舶加油加水、机器校正等准备工作,7月19日将再次踏上征程,开始第二、三航段的科学考察。

  今天吃过早饭,国家海洋局二所研究员王春生打开电脑浏览任务计划。“与以往科考任务不同,”这位参加过十多次大洋科考的海洋生物学家说,“这次我们可以乘着祖国研制的潜水器深探海底,那里才是科研的第一线。”

  王春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第二、三航段,“蛟龙”将远赴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申请区开展近底生物调查、地质取样、海底摄像和相关海底试验等作业。

  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本航次的一大特点,是特别关注海洋生态环境和对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我们的国际海域科考和资源开发要努力把对环境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蛟龙”号预计在出发18天后,抵达位于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执行第二航段作业任务。刘峰介绍说,该航段初步计划利用大约两周的作业时间,进行5次固定下潜和2次机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超过5000米。随船科考的10位科研人员任重道远,除了开展结核试采区沉积物原位工程力学参数测量外,还将通过近底航行拍摄海底录像和照片,进行结核小尺度分布规律研究;采集结核合同区不同生境类型的巨型底栖生物样品和视像资料,分析比较海底平原和海山链巨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为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开展近底微地形地貌调查,为结核试采提供精细的海底地形;采集结核合同区海山链岩石样品,为研究东太平洋断裂带海山链形成与洋下岩石圈地幔演化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这些科考项目,为今后的实际开采、绿色开采做好准备。

  在第三航段中,“蛟龙”号将前往西太平洋海山区,开展巨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的调查。王春生说,陆地上不同海拔高度的生物种类是不一样的,即使在相同海拔高度,由于光照和湿度等条件不同,种类也不同。海底同样如此。他说,“蛟龙”号将要去的海山基底水深5000多米,山顶深1400米左右,高差将近4000米,这样的海山生物成带分布肯定很明显。因此要利用载人潜水器对海山不同深度、不同方位的底栖生物种类及其分布进行调查,为海山矿物开采环境影响评估和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他还透露,任务中会给海底生物“搬家”。“我们会做一些深海生态修复试验,比如把几种海底平原的生物迁移到海山链。如果它们能在新家快乐生活,就说明我们在平原地区采矿不会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损害。”

  展望本次任务,王春生认为潜入深海必将获得不同以往的科学成果。比如过去的参数测量都是在船上遥测,距离较远,而深入海底获得的数据将更加精准。

  在深海生物样本采集方面,以前我国基本靠拖网,效率低,拖上来的生物大多被压碎,很难得到完整样本,且无法确定所采生物在海里的位置及深度。而借助载人潜水器,将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此外,此前受采样技术限制,我国对海山斜坡不同水深段大、小型底栖的研究尚未开展,载人潜水器则能对海山斜坡处的沉积物进行采集。

  • 相关阅读
  • 揭秘蛟龙号基线定位系统:深度误差不超过1米

      基线系统是一种水下导航定位系统,分为长基线、短基线、超短基线3种。这些系统都需要多个基元,基元之间的连线称为基线,根据基线长度可判断属于哪类系统。长基线系统由于其基线很长,所以定位精度高,采用长基线...

    时间:07-03
  • 我国首向社会选拔6名蛟龙号潜航员

      7月2日,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石青峰宣布:我国第二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学员选拔工作正式启动。选拔活动首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的6名潜航员学员中将包括2名女潜航员学员,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选拔工作将如...

    时间:07-03
  • 蛟龙号潜水器今日首次搭载女性科学家下潜

    根据“蛟龙”号现场指挥部决定,6月20日,来自同济大学的女科学家杨群慧将搭载“蛟龙”号下潜到南海冷泉区。这是“蛟龙”号的第56次下潜,杨群慧也因此成为“蛟龙”号搭载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

    时间:06-20
  • 中科院研究人员科技助力“蛟龙号”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最新消息显示,“蛟龙号”将于未来一周内离开江苏的江阴码头,赴南海开始试验性应用。与以往只搭载潜航员及研发人员不同,此次深潜将首次出现专门从事实验研究的科学家的身影。这...

    时间:06-04
  • 获得“出国护照” 蛟龙号将转战深海勘探

      历时10年、耗资3.5亿元的863计划重大科研任务——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研制与海试项目,今天在江苏无锡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系统掌握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设计、建造和试验技术,实现了从...

    时间:04-28
  • “蛟龙号”深潜器将从今年6月起投入实际应用

      去年创下7062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将从今年6月起投入实际应用,执行深海资源勘探、环境调查、底层生物研究等工作。  上海科技馆科普大讲坛24日围绕“蛟龙号”开讲。...

    时间:03-25
  • 中船重工702所总工程师:“蛟龙号”今夏将再赴太平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所总工程师颜开6日表示,目前“蛟龙号”正在整修装备,今年夏天将开赴太平洋进行资源环境考察。  由702所作为总体设计和集成的责任单位及总设计师单...

    时间:03-07
  • “蛟龙号”后续型号关键部件将国产化

      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七零二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表示,目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经顺利结束了研制阶段,将从2013年开始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应用阶段,真正用于海洋科学考察研究。在未...

    时间:03-06
  • 中国“蛟龙号”将奔赴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

      记者日前从中国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明年将牵头组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介绍,预...

    时间:11-16
  • “蛟龙号”业务化应用关键热点解答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结束7000米级海试任务后,随母船“向阳红09”于16日返回青岛。这标志着“蛟龙号”已完成研制与海试,即将转入业务化应用。对于刚“毕业”...

    时间:07-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