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浙江、湖南、江西南部等地连续高温日数已达20—28天,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极值。
中国气象局7月30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有史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预计7月30日至8月8日,江淮、江南以及重庆等地仍将出现较大范围高温天气。
南方43县市日最高温超40度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如果出现3天以上的连续高温天气,则被称作“高温热浪”。而今年夏天,浙江、湖南、重庆等地高温持续日数达20天以上,足可以称得上是“热浪滚滚”。7月以来,高温天气覆盖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的19个省(区、市)。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截至7月29日,南方共有43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
其中,浙江奉化(42.7摄氏度)、新昌(42.0摄氏度),重庆丰都(42.2摄氏度)、万盛(42.1摄氏度)最高气温都超过42摄氏度。上海、杭州气温也突破40摄氏度,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在高温日数方面,7月以来,江南及重庆高温日数17.9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多(2003年18天、1971年17.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7.8天。
其中,湖南、上海高温日数分别为18.9天和18.5天,均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浙江高温日数19.1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多(2003年20.2天);重庆高温日数为17.6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三多(2006年19.3天、2001年18.1天)。
气象专家介绍,今年的高温形势与2003年相仿。2003年夏季,南方也经历了罕见的高温过程,高温时段从6月30日到8月11日,长达43天,多地气温刷新历史同期极值,长沙、福州、南昌的最高气温达到41摄氏度,杭州、重庆、武汉气温超过40摄氏度,浙江中南部、福建北部和江西中部等地达到40至43摄氏度。
“橙色”高温还将持续一周
中央气象台昨天上午10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当天白天,华北南部、黄淮西部、江淮大部、江汉、江南、华南中北部、贵州东部和北部、四川盆地东部、南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河北西南部、河南中部、湖北西北部和南部、江南中北部、四川盆地东南部、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江苏南部、上海中部、浙江中北部、湖南中部、湖北东南部、四川盆地东南部和南疆盆地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1℃。
浙江等地更是持续一周发布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最近一周,杭州最高气温连续超过40℃,创60多年来高温极值。
中国气象局7月30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也是有史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中央气象台已连续5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7月30日至8月8日,江淮、江南以及重庆等地仍将出现较大范围日最高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其中江南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日数可达5至8天,部分城市可突破高温历史极值。
黔浙鄂湘旱情蔓延拉响预警
持续高温少雨正在给一些地区带来旱情。截至目前,贵州全省88个县(市、区)中已有78个出现不同程度干旱。记者从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7月1日至29日,浙江全省平均降雨量仅为4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74%,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浙江省防指于29日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做好抗长旱、抗大旱的准备。湖北省大部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加剧了部分地区的旱情,导致受旱农田增至430万亩。据预测,未来一个月湖北还将出现极端高温,旱情呈现蔓延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