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蛟龙”号抵达作业海区为下潜“热身”

“蛟龙”号抵达作业海区为下潜“热身”

2013-08-07 17:43:13

  经过18天的航程,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母船于当地时间6日晨抵达位于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始第二航段作业。科考队在为预定7日的“蛟龙”下潜进行“热身”准备。

  现场指挥部初步决定,“蛟龙”号将在当地时间7日7时(北京时间8日1时)进行第二航段首次下潜,下潜深度约为5200米。这将是“蛟龙”号自2009年以来进行的第63次下潜。

  本次下潜的位置在夏威夷东南方500多海里处,“向阳红09”船停留的具体坐标是北纬10度01分,西经154度18分。这是我国享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在这个7.5万平方公里的合同区里,锰、铜、钴、镍等金属结核的丰度和品位较高。

  根据科考队的日程表,在这个合同区内有10至12天的作业时间,其间将进行5次预定下潜和2次机动下潜。

  “11日之前的海况都还可以,我们要抓紧这个时间窗口,把几次下潜搞好。”现场总指挥刘峰在船一到位就立即到前甲板巡视,表示对海况还比较满意。

  记者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随船气象员孙虎林处获知,当地海域在今明两天的天气是多云有阵雨,东到东南风4到5级,浪高1.5到2.0米,到7日下午转东到东北风4到5级,短时阵风6级。这都属于三、四级海况,而“蛟龙”号可以在五级海况以下作业,天气条件满足下潜需求。

  天时、地利均已具备,科考队也展现各司其职的“人和”,为下潜进行准备:副总指挥、安全总监李向阳叮嘱大家戴安全帽穿防滑鞋;潜航员召集所有计划下潜人员宣读深潜作业规程;调查仪器保障员王友亮用不同材料的小卡片做防腐试验;水面支持系统技术人员高伟、李德威有条不紊地操作CTD绞车,为“蛟龙”下潜先探个路。

  “CTD是重要的常规调查设备,用来测量作业海区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深度。对‘蛟龙’号还有特别的作用,就是根据这些参数计算潜水器下潜和上浮所需的压载配重。”现场副总指挥、水面支持系统负责人丁忠军介绍说。

  CTD设备下到5000米海深,获得声速剖面数据后回收至甲板,随后开始布放用于潜水器水下定位的长基线信标。

  对于即将开始的第二航段“蛟龙”探海,深潜部门负责人叶聪说:“下潜作业分为工程下潜、应用下潜和培训下潜。7日的首次下潜是工程下潜,目的是检验潜水器的性能。其后几次都是应用下潜,由潜航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共同完成。”

  本次“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分3个航段共计113天,在圆满完成位于南海的第一航段任务后,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母船于7月19日从厦门起航,经过5281海里的航行,6日抵达了第二航段作业区。这次航行时间达18天,超过了“向阳红09”船2011年搭载“蛟龙”号从江阴出发到本海区进行海试前航行14天的纪录。

  • 相关阅读
  • 揭秘蛟龙号基线定位系统:深度误差不超过1米

      基线系统是一种水下导航定位系统,分为长基线、短基线、超短基线3种。这些系统都需要多个基元,基元之间的连线称为基线,根据基线长度可判断属于哪类系统。长基线系统由于其基线很长,所以定位精度高,采用长基线...

    时间:07-03
  • 我国首向社会选拔6名蛟龙号潜航员

      7月2日,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石青峰宣布:我国第二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学员选拔工作正式启动。选拔活动首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的6名潜航员学员中将包括2名女潜航员学员,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选拔工作将如...

    时间:07-03
  • 蛟龙号潜水器今日首次搭载女性科学家下潜

    根据“蛟龙”号现场指挥部决定,6月20日,来自同济大学的女科学家杨群慧将搭载“蛟龙”号下潜到南海冷泉区。这是“蛟龙”号的第56次下潜,杨群慧也因此成为“蛟龙”号搭载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

    时间:06-20
  • 中科院研究人员科技助力“蛟龙号”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最新消息显示,“蛟龙号”将于未来一周内离开江苏的江阴码头,赴南海开始试验性应用。与以往只搭载潜航员及研发人员不同,此次深潜将首次出现专门从事实验研究的科学家的身影。这...

    时间:06-04
  • 获得“出国护照” 蛟龙号将转战深海勘探

      历时10年、耗资3.5亿元的863计划重大科研任务——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研制与海试项目,今天在江苏无锡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系统掌握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设计、建造和试验技术,实现了从...

    时间:04-28
  • “蛟龙号”深潜器将从今年6月起投入实际应用

      去年创下7062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将从今年6月起投入实际应用,执行深海资源勘探、环境调查、底层生物研究等工作。  上海科技馆科普大讲坛24日围绕“蛟龙号”开讲。...

    时间:03-25
  • 中船重工702所总工程师:“蛟龙号”今夏将再赴太平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所总工程师颜开6日表示,目前“蛟龙号”正在整修装备,今年夏天将开赴太平洋进行资源环境考察。  由702所作为总体设计和集成的责任单位及总设计师单...

    时间:03-07
  • “蛟龙号”后续型号关键部件将国产化

      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七零二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表示,目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经顺利结束了研制阶段,将从2013年开始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应用阶段,真正用于海洋科学考察研究。在未...

    时间:03-06
  • 中国“蛟龙号”将奔赴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

      记者日前从中国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明年将牵头组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介绍,预...

    时间:11-16
  • “蛟龙号”业务化应用关键热点解答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结束7000米级海试任务后,随母船“向阳红09”于16日返回青岛。这标志着“蛟龙号”已完成研制与海试,即将转入业务化应用。对于刚“毕业”...

    时间:07-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