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三位美国科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位美国科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3-10-10 11:25:32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阿里耶·瓦谢勒,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这三位科学家将平分总共800万瑞典克朗(约120万美元)的奖金。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在新闻稿中解释了三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

  他们说,卡普拉斯、莱维特和瓦谢勒研究的开创性在于,他们让经典物理学与迥然不同的量子物理学在化学研究中“并肩作战”。以前,化学家必须二选其一。依靠用塑料棒和杆创建模型的经典物理学方法的优势在于计算简单且能为大分子建模,但其无法模拟化学反应。而如果化学家选择使用量子物理学计算化学反应过程,但巨大的计算量使得其只能应付小分子。为此,在20世纪70年代,这三位科学家设计出这种多尺度模型,让传统的化学实验走上了信息化的快车道。

  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的出现无疑翻开了化学史的“新篇章”。化学反应发生的速度堪比光速。刹那间,电子就从一个原子核跳到另一个原子核,以前,对化学反应的每个步骤进行追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在由这三位科学家研发出的多尺度模型的辅助下,化学家们让计算机做“做帮手”来揭示化学过程。例如,在模拟药物如何同身体内的目标蛋白耦合时,计算机会对目标蛋白中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原子执行量子理论计算;而使用要求不那么高的经典物理学来模拟其余的大蛋白,从而精确掌握药物发生作用的全过程。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现在,对化学家来说,计算机是同试管一样重要的工具,计算机对真实生命的模拟已为化学领域大部分研究成果的取得立下了“汗马功劳”。通过模拟,化学家能更快获得比传统实验更精准的预测结果。

  另据《今日美国报》10月8日报道,目前,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废气净化及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研究中,并可用于优化汽车催化剂、药物和太阳能电池的设计。报道称,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奖时间正是美国洛杉矶的凌晨三点,被半夜叫醒而问到获奖感受时,瓦谢勒表示,感觉好极了。美国化学协会主席马兰纳对三位科学家获奖十分兴奋,她认为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是理论和实验的完美结合,有助于科学家解决那些仅靠实验是无法理解的难题。

  马丁·卡普拉斯,1930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53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西奥多·威廉·理查兹(美国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冠名化学教授。

  迈克尔·莱维特,1947年出生于南非比勒陀利亚,197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斯坦福医学院癌症研究所教授。

  阿里耶·瓦谢勒,1940年出生于以色列,1969年在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美国南加州大学杰出教授。

  • 相关阅读
  •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将于10月10日揭晓

      据诺贝尔奖官网发布的消息,瑞典学院将于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10日13时(北京时间10日19时)公布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至此2013年6个诺贝尔奖奖项的揭晓日期已全部确定。(新华网) ...

    时间:10-09
  • 上帝粒子预言者摘诺贝尔物理学奖 两人均年过80

      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今年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和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以表彰他们对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所做的预测,上帝粒子是赋予其他粒子...

    时间:10-09
  • 搞笑诺贝尔:科学也欢乐

      日前,第23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哈佛大学桑德斯剧院举行。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评出了医学奖、心理学奖、生物与天文学联合奖、安全与工程奖、物理学奖、化学奖、考古学奖、概率奖、公共卫生奖等10个奖项。...

    时间:10-08
  • 诺贝尔奖得主本周陆续出炉 59岁为平均得奖年龄

      2013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7日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揭晓,获奖者为三人,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和兰迪·舒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苏德霍夫因,他们的研究成果是细胞运输系统...

    时间:10-08
  • 普京有望获诺贝尔和平奖 德媒:普京在进行豪赌

      德国电视1台10日列出叙利亚变局的“赢家”:如果巴沙尔真销毁化武,不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奥巴马就是赢家;美国国会也不必再进行打击叙利亚的投票;潘基文也应庆幸,整个国际社会都会整合到联合国周围;法...

    时间:09-25
  • 诺贝尔文学奖:这么近,那么远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距离我们万里之遥,山东高密东北乡距离西安千里之遥;化学家诺贝尔先生在117年前离开了世界,作家莫言去年捧回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奖杯;  诺贝尔文学奖,曾经那么远,也曾经这么近&hellip...

    时间:09-25
  • 男生追女生数学模型获搞笑诺贝尔“菠萝科学奖”

      男生追女生数学模型获“菠萝科学奖”  相比美国人,中国人更怕老板,男生追求女生的数学模型,鼻涕收集器……这些听起来“稀奇古怪”的研究、发明,获得了第二届“菠萝科...

    时间:04-08
  • 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鼓励好奇心和创新力

      曾在课堂上演示“徒手劈砖”的四川大学副教授魏骁勇,7日获得了一项旨在“向好奇心致敬”的嘉奖——仅仅是为了给学生演示冲量定理和杠杆原理,传统观念中“为人师表”...

    时间:04-08
  • 诺贝尔奖章将被首次公开拍卖

      美国赫里蒂奇拍卖行25日宣布,已故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获得的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章将被拍卖。这是历史上首次公开拍卖诺贝尔奖章。  该奖章起拍价为25万美...

    时间:02-26
  • 想得诺贝尔奖须多喝牛奶? 中国人喝得少得奖少

      据“中央社”消息,先前研究指出,吃巧克力的量和一国获诺贝尔奖的数量有正相关,新研究发现,一国平均喝的牛奶量越多,获诺贝尔奖数量也越多。  伦敦“每日邮报”(Daili Mail)网站报导,...

    时间:0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