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大片接连上映,然而能让孩子们走进影院的国产动画电影极少。除了一部名为《81号农场之保卫麦咭》的国产动画片低调上映外,只有一部好莱坞梦工场的《极速蜗牛》。原本要上映的《我是狼》等国产儿童片纷纷退出该档。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308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3%的受访者关注国产动画片的发展。对于国产动画片目前的发展状况,64.7%的受访者直言并不满意,仅17.4%的受访者表示满意。
近半数受访者觉得现在的国产动画片不好看
调查发现,一提到国产动画片,受访者首先想到的仍然是一些“古董级”的经典作品。69.5%的受访者认为还是以前的国产动画片更吸引人。
具体而言,在受访者印象最深的国产动画片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大闹天宫》(61.8%)、《葫芦兄弟》(55.7%)、《黑猫警长》(54.7%)。其他依次是:《阿凡提》(46.7%)、《哪吒》(40.6%)、《三毛流浪记》(39.2%)、《小蝌蚪找妈妈》(36.6%)、《猴子捞月》(33.0%)、《舒克和贝塔》(30.9%)等。近年来创作的动画片几乎无一入选。
“《葫芦兄弟》出来时我还在上小学,第一次看就非常痴迷。当爷爷被蝎子精害死时我会流泪,看到七兄弟联手打败蛇精时我又会热血沸腾。那时我去音像店租了不下10次,故事高潮的地方还会不断重播……”家住广西贵港的周明丽告诉记者,《葫芦兄弟》等经典动画片让她学到了“尊老爱幼”、“齐心协力”等基本价值观。
广东深圳市民李仁吾(化名)对以前的国产经典动画片有特殊的感情,“给我影响最大的是《神笔马良》。我当时一心想着能捡到一只神笔,把想要的玩具衣服都画出来。从那儿之后,我就经常练习画这些东西,培养了绘画的兴趣。”
“我小时候那些国产动画片,要么有情节,要么有诗意。现在电视荧屏上被良莠不齐的国外动漫充斥后,就很难看到好的国产动画了。央视少儿频道黄金时间虽然只播国产作品,我的孩子却并不爱看,因为大多是老套路,人物动作生硬,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李仁吾说。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设计教研室主任刘大宇表示,人们之所以怀念以前的经典国产动画片,一方面是由于带有很深的感情怀旧色彩;另一方面,当时的许多动画片确实成就非凡,“制作那批优秀动画作品的大师大多成长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传统精神和艺术审美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但可惜的是,现在许多动画作品并没有创造性地继承以前经典动画片的艺术宝藏,很难抓住国人的眼球与内心需求。”
调查显示,对于现在的国产动画片,近半数受访者(49.2%)觉得并不好看,仅25.4%的受访者觉得好看。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陈廖宇认为,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今天的中国动画比过去强多了。人们之所以对现在的动画片不满意,一是因为要求高了;二是因为小孩不掌握话语权,一直发声的都是大人。他也指出,中国动画的问题仍然很多。现在活跃在动画领域的制作者都是加工动画出身,在创意和流程的把控上缺乏精品意识,使得很多作品粗制滥造。
动画片从现实中提问才能给人以深刻触动
现在的国产动画片为什么不能获得公众好评?调查显示,70.8%的受访者首选“抄袭严重,缺乏创新和策划能力”,其次是“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68.1%),“缺乏原创动画剧本”排在第三位(52.4%)。
其他原因还有:没有找到发展的方向(44.8%);技术人员水平不够(35.5%);国家对动画市场支持不够(29.2%);观众觉得动画片幼稚(27.7%);审批过于严格(18.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