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服务型机器人 何时走出实验室走向公众?

服务型机器人 何时走出实验室走向公众?

2013-10-24 11:38:22

  据阿根廷《号角报》21日报道,西班牙国立远程教育大学一项最新学术研究报告表明,基于目前技术进步的发展速率,预计到2025年,人类的生物器官将可以和人造器官完美融合,人体内开始部分使用机器人机制,成为人造机械和有机体的“半机械人”。机器人的发展真的有这么快吗?

  当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家中的机器人已经为你做好了丰盛的晚餐,调整好了洗澡水,擦干净了桌子,完成了浇花、扫地一系列琐碎的家务活,只等你归来;美国纽约的同事想要参观在北京新建的工厂,他只需坐在美国纽约办公室的电脑前,操作一台机器人便可以随着大家一起参观,如身临其境一般;夜里来到酒吧消遣,为你调酒的不是身着西服的帅哥,而是一名机器人酒保……

  几年前,服务型机器人这个概念刚刚被提起,人们常常设想这些美好的场景,几年过去了,服务型机器人似乎并未完全走出实验室,这条路还有多长?

  工业型VS服务型

  交流能力与远程控制让他们更人性化

  德国的机械电气工程师本·舍费尔最近刚刚让他的酒保机器人“卡尔”在酒吧上班。仿人机器人通常有四肢和躯干,类似人体,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类大脑思维。按照他的话说,让“卡尔”融入现实生活场景,比在实验室中更利于测试程序,再做调整,取得改善。他说:“在这一系统中,你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为每一步都会让我们的机器人更像人类。”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让仿人机器人变得人性化,能够融入现实生活,显示“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有可能变成现实”。

  “机器人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机器人产业将成为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基础产业。”比尔盖茨在多年前就对机器人行业抱有厚望。美国加州大学资深教授、机器人专家伍德·约翰教授曾明确表示,对未来影响最大的4项技术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巨型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机器人大部分在工业领域,主要是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相对工业机器人而言,服务型机器人算是机器人家族中最年轻却又充满活力。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给服务机器人的定义是: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其他一些贴近人们生活的机器人也列入其中。

  虽然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多种多样,但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大多相似。从事远程控制模块研发的香港易致科技有限公司CEO梁哲说:“与工业机器人不同的是,服务机器人技术主要应用于非结构化环境,外部环境和整体结构比较复杂,需要机器人根据自身传感器,实时获取外部信息,从而进行决策,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易致科技与香港科技大学ATC实验室合作,研发可远程控制的服务型移动机器人,攻克了远程控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两个难题,并已经合作研发出可以精细操作的机械手。

  梁哲介绍,随着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机电工程与医疗技术的融合,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服务机器人由简单机电一体化装备,向以生物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发展;二是由服务机器人单一作业,向服务机器人群体交流、远程学习和网络服务等方面发展;三是服务机器人由研制单一复杂系统,向将其核心技术、核心模块嵌入于先进制造等相关装备方面发展。

  国内VS国际

  扫地、开会,它们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

  服务型机器人还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距离生活还有一段距离,这是人们最多的感觉。“用一个机器人又贵、又不一定好用,肯定没有活生生的人来的实在。”真的是这样吗?

  • 相关阅读
  • 美海军研制秘密任务水下机器人 如科幻电影再现

      美国媒体称,由于美国海军需要秘密执行一些最重要的国家安全任务,因而很多此类行动都在水下进行。潜艇在水下对敌方的通信进行监听,并不动声色地准备好在需要之时发动导弹袭击。现在,随着国防预算紧缩,有可能...

    时间:10-22
  • 国内首家机器人体验店启动

      10月11日,以体验、教育为主题的中国第一家机器人科技文化体验馆在上海启动,观众不仅可以观看机器人表演,还能亲自动手制作机器人。  记者在表演展示区参观了各类仿生机器人的精彩表演,这些机器人约30厘米高...

    时间:10-15
  • 新型仿生机器人颇似人类 能行走呼吸心脏跳动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一支科研小组使用人造器官、肢体和其它身体部件组装一个机器人,它接近真实的“仿生人”。...

    时间:10-14
  • 美军投资发展“大狗”机器人 要求可负重防弹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大狗”机器人由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设计制造,该型四足机器人可在背负400磅重物的同时,行走在任何作战人员可以行走的作战场所。...

    时间:09-29
  • 人造肌肉 可使机器人举起大象

      人工智能赋予未来机器人可以统治世界的大脑,不久智能机器人也将具备发达的肌肉。目前,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系一研究小组最新研制一种人造肌肉,能够延伸原始肌肉长度达到5倍,使机器人拥有举起近百倍体重的能力。...

    时间:09-25
  • 智能机器人亮相科技双年展

      15日,四川省2013年“全国科普日”暨四川省首届科普资源双年展在四川科技馆启动。一种全新的智能机器人亮相,不仅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让前来陪同参观的大人也开了眼界。  “你好,我叫小优,很...

    时间:09-17
  • 日本机器人宇航员空间站“发声”

      日本机器人“希望”近日在国际空间站向地球问好,发出空间站机器人宇航员“第一声”。  “希望”的问候视频4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播放,作为日本东京申办2020年夏...

    时间:09-06
  • 英国将利用机器人拆除1957年核事故场址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英国将利用大型机器人拆除塞拉菲尔德核工厂部分场址。该场址56年前曾发生火灾,释放的放射性污染物扩散到英国及北欧地区。  塞拉菲尔德原名温德斯格尔,1957年一座反应堆曾发生火灾...

    时间:08-22
  • 瑞士新型机器人能飞会跑:可用翅膀爬行

    北京时间8月6日上午消息,机器人有很多种,但既会飞又会走的机器人却不多见。...

    时间:08-06
  • 日法联合打造“脑控”机器人 可用意念控制

    据日本媒体7月15日报道,只要心里想一下,就能让机器人行动——听到这里,估计不少人都会联想到科幻电影。...

    时间:07-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