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硬件产品的制造成本,是我们和国外同类型产品竞争的一大优势。”优美通讯CEO邵国光坦言,和国外动辄几百美元的产品定价相比,由于深圳等地有着完善的代工厂商、硬件加工厂,国内产品很容易维持在几百元人民币的价位。这也降低了互联网企业研发穿戴式设备的资金门槛。记者 张倩怡
新闻延伸
到底会不会取代智能手机?
“穿戴式设备是智能手机发展的必然延伸。”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表示,将智能手机拥有的某一功能“做大做强”,采用更“亲民”形象的穿戴式设备具备的“低功耗无线连接、传感器技术、大数据、云服务、语音用户界面和移动计算能力”必然将引发未来的移动终端革命。
小型智能手机、生理体征监测、记步功能……目前这股穿戴式设备热已经开始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方案,这也给穿戴式设备的未来发展打上了一个又一个问号。究竟打电话、接电话该不该是穿戴式设备的“标配”功能?穿戴式设备是不是要取代智能手机?
曾在10年前就推出过一款具有记步功能的SPOT WATCH智能手表,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表示,穿戴式设备未来5年可能会冒出不少新东西,“但这些和健康、体育等领域的合作都还只会是探索性产品,这5年还将是试错期。”
“对目前的穿戴设备厂商而言,如何让用户产生依赖感、产生一个不同于手机的新用户体验是急需考虑的问题。”姜奇平表示,目前很多穿戴式设备功能太过复杂,反而影响用户体验,这样将智能手机的功能移植到设备上的方案并不符合移动互联的大趋势。
而在洪波看来,穿戴式设备和智能手机之间并不是“被替代”的关系,而是“无法缺少的互补关系”,“穿戴式设备和用户的吃穿住行更近一层,需要关注的不是通讯类的通用市场,而应该是更具个性化的细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