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两会提案瞄准了老百姓看病难和科技兴国两方面内容。在民生领域,李彦宏建议,加大医院挂号号源上网的比例和宣传力度,引导患者更多通过互联网进行挂号,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医院运营效率,方便群众就医。在科技领域,李彦宏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中国大脑”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改变传统“相马模式”的科研机制,引入“赛马模式”等市场机制,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建议医院提高
互联网挂号率
今年两会,李彦宏再次带来了针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提案,希望更多人通过互联网挂号来缓解“看病难”这个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李彦宏建议取消部分地区对商业机构开展网络挂号业务的限制,借助社会力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逐年加大医院挂号号源上网的比例,加强对网络挂号的宣传力度,引导患者更多通过互联网进行挂号。大力扶持各级医院提升信息化水平,鼓励医院通过自身网站为群众提供挂号服务、进行在线咨询和交流功能,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分时预约,提升医院运营效率,方便群众就医。
事实上,网上挂号对于全国不少地方市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网络号源有限、预约周期长、挂号平台界面不够友好等问题仍然存在。目前,很多省市的医院必须拿出一部分号源给卫生局,卫生局再做一个统一的全市挂号平台,不允许商业化。“越集中、越垄断资源,就越难以给公众提供最好的服务。我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可以下达一些统一的规定,例如所有医院的网上挂号率必须在三年内达到50%。相当于政府给医院量化的指标,要求他们一定要实现多高的网上挂号率。”
事实上,李彦宏一直连续多年关注公共服务领域,在2013年、2014年的提案也都涉及该领域。针对今年在医疗领域提案,李彦宏表示,对于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希望通过百度平台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现在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到百度寻找相关的东西,比如一些与医疗相关的信息和服务。我们如何让一个合适的病人找到一个合适的医生?如果确实是很难治的病,我们就给病人找到全国最优秀的专家;但如果他只是一般的小病,我们就给他找到离他最近、但也有资质的好医生,有耐心地为病人看病。另外,我们也希望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上,能够做一些事情。”
一直以来,百度一直非常重视医疗行业。在去年的百度联盟峰会上,李彦宏就以医疗行业为例,说明个性化大数据的重要作用。而百度公司也通过与301医院合作共建网上医疗服务平台、上线百度医生App并战略投资医护网。
将“中国大脑”计划
提上国家级层面
为了让互联网更好地连接人与服务,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便要提升到战略布局的高度上来。李彦宏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中国大脑”计划。通过搭建一个国家层面的关于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把相应大规模的服务器集中建立起来,并开放给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科研机构、民营公司或是国企以及创业者,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尝试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李彦宏希望通过这个提案“带动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于中国大脑这个项目,我希望国家能建立一个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是百度没有能力去建立的。”李彦宏表示,百度公司现在只有一个“百度大脑”的项目,其中只包含几万台的服务器,所以希望国家可以搞一个几十万台服务器的技术架构。“这样,当我们要想做更大规模实验的时候,就可以在国家提供的平台上来做,也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去做更多的创新。这就是百度能够扮演的角色。”
李彦宏认为,硅谷的兴起与美国政府“登月计划”的带动是很有关系的。但这种介入并非以往的国家主导,政府在其中扮演的是带动和刺激的角色。李彦宏建议,未来这个国家平台可以面向不同研究领域开放资源,改变“相马模式”的科研机制,引入“赛马模式”等市场机制,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共享方面,让市场规律起作用,促进研究成果转化。这样,“最后不管谁做出来,都是政府引导的结果;而不是政府觉得在某个方面技术上需要有突破,政府自己组织一批专家去攻关。”
事实上,做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最具有技术基因的公司。去年5月份,前“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加盟百度在中外科技界引起不小的震动。在过去几年间,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也顺利进行,主要集中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等。李彦宏透露,百度现在也在做一些比较前瞻性的、实验性的工作,例如无人驾驶汽车和自动翻译。
“要真正产生比较自然的、能够完全无障碍的跨语言翻译,还是一件挺长远的事情,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并且非常重大的发展方向。”李彦宏表示,一旦全球的人们突破了语言障碍,意义是非常大的,它的意义可能比无人驾驶汽车还要大。
晨报记者 韩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