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马铃薯有望翻身当餐桌“主角”

2015-07-30 10:33:49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马铃薯有望翻身 当餐桌“主角”

  7月29日,中国首个马铃薯博物馆,展出的用于收获马铃薯的工具。

  7月29日,世界马铃薯大会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伊里荣获杰出贡献奖。

  7月29日,中国首个马铃薯博物馆,展出印加时期,印第安人制作的马铃薯芽眼表示嘴巴的陶器(仿制品)。

  新京报讯 “马铃薯作为营养丰富的农产品,推进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昨日,农业部举办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国际研讨会议提出,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

  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前景广阔

  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我国马铃薯生产总量高,人均消费低,发展潜力巨大。随着马铃薯主食加工工艺和装备的改进完善,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的时机成熟、条件具备。

  “2014年,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1/4左右,已成为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但受品种特性、市场需求等影响,中国马铃薯年人均消费量仅为41.2公斤,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与会专家表示,我国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前景广阔。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建设一批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研发一批主食产品及加工工艺,实现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推进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

  会议还提出,马铃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的主食开发将兼顾综合利用,不会与三大主粮的种植争水争地。

  58位世界专家研讨马铃薯产业

  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17个国家的58位世界马铃薯产业技术及市场最前沿的专家,也围绕马铃薯生产、消费等内容开展了专题研讨。

  “马铃薯是人类战胜饥饿的武器。”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魏蓓娜(Barbara H. Wells)认为,马铃薯适应性广,容易栽培,营养价值高,在全球粮食安全中作用显著。她提出,解决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不应单纯依靠国际马铃薯中心这类组织或国家政府,而应让私营机构等也积极参与进来。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马铃薯具有较大的面积扩展和单产提高潜力,关键是研发出适合消费者直接作为主食消费口味的品种,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习惯的马铃薯加工产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华代表伯希·米西卡 (Percy W. Misika)则提出,发展中国家的马铃薯消费量仍不足欧洲的1/4,但马铃薯消费将来会出现较大增长:“世界马铃薯生产呈增长趋势,并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其他主要粮食,特别是在亚洲。”

  ■ 揭秘

  150多个国家种植马铃薯

  在世界马铃薯大会召开期间,位于北京马铃薯产业高科技园区的中国首个马铃薯博物馆向市民开放。博物馆门口,一尊“马铃薯神”吸引眼球。据悉,这是印第安人尊奉的“丰收之神”。印第安人民以马铃薯为主食,如遇歉收,必须举行一次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

  博物馆展示了马铃薯从起源到在全世界传播的路线图。据介绍,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在世界上已经存活了一万多年,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将其带到欧洲后,在全球迅速传播,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种植。17世纪初期,马铃薯传入中国,解放后大力推广种植。

  博物馆还展示了世界各国耕种收获马铃薯的工具,以及制作的各式马铃薯食品。工作人员介绍,马铃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面包”。

  在马铃薯博物馆旁的基地无菌扩繁室,工作人员在超净工作台上对脱毒苗进行茎切段扩繁。据介绍,由于马铃薯兼具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自身产生的毒性物质会使品种减产,必须每年培养脱毒马铃薯种薯。目前基地拥有48台超净工作台,可以容纳96人同时操作。

  据悉,在1.3万平方米的组培车间里,年产脱毒苗1亿5000万株,可存放200万瓶。新移栽的基础苗经过28天的生长周期成为脱毒苗,移栽入大棚种植80天收获原原种(微型薯)。

  “这个基地将作为延庆发展马铃薯‘种源之都’的重要基地。这里年生产原种1.5亿粒,可供60万亩土地种植。智能控制低温库占地2300平方米,可存储6000吨微型薯。”相关负责人说。

  ■ 相关新闻

  五位专家获杰出贡献奖

  昨日,2015北京世界马铃薯大会在延庆圆满落幕,会议评选5位科学家获世界马铃薯大会产业杰出贡献奖,其中包括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伊里。同时,秘鲁获得2018年世界马铃薯大会举办权。

  会议主办方介绍,本届世界马铃薯大会邀请专家最广、权威性最强、展示科研成果最丰硕。38个国家的马铃薯领域的专家学者、产业精英和政府部门代表参加,58名马铃薯业界的中外专家进行了学术发言,并向大会提交了135篇学术论文。其中,涉及粮食安全及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的学术交流引人注目。

  据悉,作为国内最大的种薯研发基地,今后延庆也将借力此次世界马铃薯大会,依托自身的生态优势、科技优势,全力打造马铃薯“种源之都”,助力北京“种业之都”建设。

  获得此次世界马铃薯大会产业杰出贡献奖的专家分别为凯文·克雷顿-格林(澳大利亚)、尼尔·古德梅斯戴德(美国)、基斯·范·阿连栋克(荷兰)、阿尔伯特·和田(美国)、陈伊里(中国)。

(文/吴为摄影/尹亚飞)

  • 相关阅读
  •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在延庆挂牌引世界目光

    原标题:延庆马铃薯引来世界目光   昨天,全球马铃薯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盛会——2015世界马铃薯大会在延庆开幕,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专家学者相聚长城脚下,共同研讨全球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中国薯业献策。当...

    时间:07-29
  • 中国马铃薯大会在京开幕

    原标题:中国马铃薯大会在京开幕   7月26日,第17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在北京延庆开幕。会议主题为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专家学者、产业和政府部门代表围绕该主题共谋中国马铃薯产...

    时间:07-28
  • 首届中欧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合作研讨会在哈召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文华、荷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郝马丁先生、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杨廷双分别在会上致辞和讲话。...

    时间:07-23
  • 商洛市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考评居陕南第一

      本报讯 (通讯员 杨雪竹 记者 王尚锋)日前,受省农业厅委托,汉中市农业局组成的专家组对我市2015年度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进行了抽样考评验收,省农技推广中心全程监督测产考评验收活动。经省农技推广中心审定,我...

    时间:07-21
  • 北京将举办世界马铃薯大会开启京津冀合作新模式

    原标题:北京将举办世界马铃薯大会   2015世界马铃薯大会将于7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延庆举行,届时全球30多个国家的3000余名马铃薯领域的学术、产业精英等将聚集京城。据悉,即将召开的2015世界马铃薯大会,将实现“...

    时间:07-13
  • 寺坡镇薯农在农机中心农机人员的指导下马铃薯机械化收获

      一场连阴雨过后,天气逐渐放晴,洛南县今年种植的15万余亩马铃薯陆续开始收获。在秦岭沿线的洛南县马铃薯产业大镇洛源、保安、麻坪、石门等镇的田地里,到处一派喜气洋洋、忙忙碌碌的丰收场面。图为寺坡镇水磨村...

    时间:07-13
  • 洛南县15万亩马铃薯喜获丰收

      商洛之窗讯(郭夏季 樊菊荣 姚世年)一场连阴雨过后,天气逐渐放晴,洛南县今年种植的15万余亩马铃薯陆续开始收获。在秦岭沿线的洛南县马铃薯产业大镇洛源、保安、麻坪、石门等镇的田地里,到处一派喜气洋洋、忙...

    时间:07-06
  • 第一代马铃薯全粉馒头上市 价格是普通馒头2倍

      北京通州区通朝大街的物美大卖场内售卖的马铃薯馒头。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历时2年、经过数十次试验、做坏了12000多个馒头样品后,由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制的首批第一代马铃薯主食产品——30%马铃...

    时间:06-23
  • 农技中心积极开展马铃薯病虫害监测调查工作

      马铃薯是我县的主导产业之一,由于受前期阴雨气候影响,马铃薯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为了全面掌握全县马铃薯病虫害发生情况,准确发布病虫预测预报,及时指导群众开展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马铃薯丰产增收...

    时间:06-11
  • 洛南县农技中心“六项技术”措施助推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商洛之窗讯 洛南县农技中心 梁晓青  近年来,随着洛南县马铃薯面积的不断增长,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对此,洛南县农技中心力推六项技术措施,确保马铃薯产业健康...

    时间:06-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