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科学家在中国海岸带发现古海啸文明遗址

2018-12-31 10:50:0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合肥12月30日电(记者徐海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孙立广、谢周清教授研究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岛近千年前曾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海啸冲击大陆海岸带的事件,在中国海岸带首次发现了古海啸文明遗址。国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日前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该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是博士杨文卿。

  研究组对南澳岛进行地质调查发现,该岛东南端的宋井海岸沉积中存在含有大量贝壳碎片和宋代陶瓷器残片的层位,该层沉积物颗粒较粗,粒度分布与附近的海滩沙一致,表明其物质来源于附近的海滩或近海区域。宋井附近的澳前村沉积剖面存在一层颗粒偏细、包含破碎砖瓦的层位。在岛屿东侧的九溪澳和青澳湾剖面也含有颗粒较粗、粒径分布与海滩沙相似的沉积沙层。沉积层内没有风暴潮沉积中通常含有的平行纹层或亚层结构,故排除了风暴潮成因的可能。分布在宋井海岸的巨型砾石、破损的宋代石臼和九溪澳湾最内侧的磨圆较好的砾石,指示了强烈的水动力搬运过程。以上证据证明,南澳岛遭受过海啸袭击。

  南澳岛地处粤东潮汕地区,历史文献记载广东潮阳曾于1076年遭受破坏性海浪袭击,南澳海啸层陆地动物骨骼的定年结果范围包含了上述年代。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人员在海啸沉积层发现了大量宋代陶瓷器残片,其中不乏官窑产品,表明宋井地区在北宋中期是一座有高度文明的小城。海啸导致宋城的毁灭,南澳岛文物遗迹的数量在海啸之后显著偏低,几乎中断,直到明朝后期才开始留下明显的文化遗存。近年在岛屿南侧2公里处的沉船“南澳I号”中出土了15000枚钱币,年代集中于海啸发生之前的69年,它们可能与这次海啸有关。该研究在中国海岸带首次发现了古海啸文明遗址。

  • 相关阅读
  • 数看中国手机品牌2018攻防战

      2018手机市场依旧处于低谷,无论国内还是海外。   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2018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共销售3.868亿部手机,同比下降3%。坐拥全球第一大手机销售地区名头...

    时间:01-07
  • 几秒即可获结果 新算法让企业评价更高效

      知识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已非一个新鲜名词,呈指数级增加的数据量级与数据类型,百花齐放的计算智能,日新月异的计算设备不断提升人类的认知能力与知识储备。然而成熟的大数据应用远未实现,大量现象与结论仍...

    时间:01-07
  • 人工智能终端纷乱涌入 急需标准引路

    ??? 2018年末,在GSMA TSG终端工作组第34次会议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起人工智能(AI)终端标准立项,获得大会全票通过。   这是一次标准立项,而非标准通过,为什么却被产业界视为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发展的...

    时间:01-07
  • 潘建伟:强国征程中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12月18日,非常幸运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百年的探索做了全面总结:“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

    时间:01-07
  • 嫦娥奔月究竟“奔的啥”?

      1月3日的朋友圈被首张月背图刷屏。当日10时26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月球中继星传回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众所周知,人类探月的征途早就起步...

    时间:01-07
  • 从“傻白甜”到“杠精” AI有了认知智能萌芽

      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杠精”:“这可不一定”“我可不这么认为”“那可说不准”……这些“杠”词要么在心里默念、要么在口中碎碎念、要么大声讲出来,无论是否表达,“杠”的意识出现均是人类独立思维的表...

    时间:01-07
  • 欧盟AI道德准则草案出炉

    ??? 近日,据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EC)任命的人工智能高级专家小组发布了AI开发和使用的道德草案,内容长达37页,提出可信赖AI应具备两大要素,以及AI不可为的基本原则。   欧盟AI道德准则草案指出,可信赖...

    时间:01-07
  • 201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美国   癌症免疫疗法成热点,基因编辑安全引关注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海英   2018年,美国科学家向癌症这一顽疾发起冲锋,以细胞免疫疗法为代表的癌症免疫疗法成为研究热点,不断取得新成果,如证明...

    时间:01-07
  • 特写:冰天雪地“修橇战”

      新华社南极昆仑站1月5日电特写:冰天雪地“修橇战”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当地时间4日10时,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从海拔4018米的营地“拔营”,继续向60公里外的南极昆仑站进发。车队行驶了30公里...

    时间:01-05
  • 特写:冰天雪地“修橇战”

      新华社南极昆仑站1月5日电特写:冰天雪地“修橇战”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当地时间4日10时,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从海拔4018米的营地“拔营”,继续向60公里外的南极昆仑站进发。车队行驶了30公里...

    时间:0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