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停车电子收费首日压线跨位违停严重

2019-01-02 08:01:21

来源: 新京报

  昨日,长椿街地铁站附近,共享单车挡住计时装置,导致无法正常计时收费。

  昨日,西兴隆街,跨位停车加罩车衣占用路侧停车位。

  昨日,东城区体育馆路附近,一处道路停车电子收费停车场已换上橙色的新版收费提示牌。

  昨日起,东城区、西城区和通州区率先全面实施道路停车电子收费,道路停车将采取电子收费设备,驾驶员通过“北京交通”APP等途径进行自助缴费、申领发票,不再有现场人工收费。

  记者昨日探访发现,道路停车电子收费首日基本不见人工收费,但停车压线、跨位等违停问题比较严重,驾驶人利用系统漏洞逃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某些地铁站周边还出现电子计费装置被共享单车遮挡而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收费】

  POS机不能收费仅可查账

  道路停车全面电子收费后现场不再有人工收费,停车人也不需将停车费交给任何现场人员。道路停车管理员将转变承担宣传引导、维护停车秩序等工作。

  记者在东城区的多处道路电子收费停车场看到,路边竖起的明码标价牌底色统一更换为橙色,上面还印制有“北京交通”APP的二维码,并标明了范围位置及车位总数,收费单位为东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而在西城区宣武门地区和金融街地区的道路电子收费停车场,停车管理员都已换上新款制服,后背印有醒目的“西城停车管理”字样,同时在胸前别着一张印有“我是停车管理员,我不收费”的卡片。

  记者注意到,为方便管理和车主查看停车时间,管理员仍会打印小票,POS机已取消收费功能,仅能查看账单。一名停车管理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市民介绍、解释新的政策,同时对不按规定停放机动车的驾驶员进行劝导。

  大多数驾驶员对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表示认可,“以前经常有收费员会在计时上做手脚,故意多给你加上几分钟,一下子会多收好几块钱。”司机曹先生告诉记者,甚至还有停车收费员找借口不提供发票,或者说没零钱不给找零。

  【停车】

  共享单车遮挡致无法计费

  根据新规要求,在道路停车位上停车压线、跨位,也都将按违法停车处理。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仍有不少驾驶员存在跨位停车甚至停车不入位的情况。

  昨天上午10时10分,东兴隆街道路南北两侧车位已经全部采用电子计时收费,但至少有10辆机动车没有将车辆完全停放入位,还有多名临时停车的驾驶员将车辆横在车位外,以逃避停车收费,其中包括一名出租车司机。

  在西兴隆街,跨位停车、逆向停车的现象也十分常见,不少道路停车位还被自行车、锥桶、老年代步车等占据。此外,记者发现,受道路停车位大小差异影响,在一些宽度较小的车位,技术不佳的司机确实难以完全入位。

  而按照新规要求,这些情况均属于须接受处罚的违停行为。依据《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规定,北京将建立停车信用奖励和联合惩戒机制,停车人违法行为将被记入信用信息系统,严重的将公示、惩戒。

  除驾驶人不自觉和技术原因外,一些“意外”情况也可能造成电子计费系统无法正常启用。

  昨天上午10时42分,记者在位于宣武门西大街南侧的长椿街地铁站附近看到,此处人行步道停满了共享单车,而道路一侧安装的矮桩视频装置因为高度相对较低,其中的一个矮桩视频装置摄像头被共享单车完全挡住,导致计时装置指示灯始终显示为“无车停放”的绿色,无法实现正常收费。

  【缴费】

  在线缴费多次尝试才成功

  道路停车实施电子收费后,停车人可通过“北京交通”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城市服务、支付宝城市服务等四种渠道获知停放时间和费用,并在线缴费。但记者多次实际体验发现,停车费在线支付的使用并不理想,目前来看,想顺利完成停车费在线缴纳必须通过“北京交通”APP。

  昨日7时50分左右,记者欲通过“北京交通”APP缴纳未结费账单,但一直到上午10时30分左右始终无法正常处理,直到临近上午11时,系统才恢复,但仍间歇性存在乱码问题。

  另外,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停车费也并不顺利。在上述两款软件点击“北京道路停车服务”链接,均会直接跳转到北京交通委官方微信账号“北京交通”内的“停车缴费”页面。记者利用多部手机反复尝试“道路停车缴费”和“缴费记录”等功能,但截至发稿前,均未能正常操作,屏幕持续显示“加载中”字样,在进行关机、重启、软件重新登录操作后仍无法正常使用。

  对于在线支付,曹先生表示,自己上了岁数,不能熟练操作智能手机,暂时需要由子女协助自己线上缴费,“还是希望能有一些更简便的缴费方式”。(记者 裴剑飞)

  • 相关阅读
  • 数看中国手机品牌2018攻防战

      2018手机市场依旧处于低谷,无论国内还是海外。   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2018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共销售3.868亿部手机,同比下降3%。坐拥全球第一大手机销售地区名头...

    时间:01-07
  • 几秒即可获结果 新算法让企业评价更高效

      知识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已非一个新鲜名词,呈指数级增加的数据量级与数据类型,百花齐放的计算智能,日新月异的计算设备不断提升人类的认知能力与知识储备。然而成熟的大数据应用远未实现,大量现象与结论仍...

    时间:01-07
  • 人工智能终端纷乱涌入 急需标准引路

    ??? 2018年末,在GSMA TSG终端工作组第34次会议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起人工智能(AI)终端标准立项,获得大会全票通过。   这是一次标准立项,而非标准通过,为什么却被产业界视为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发展的...

    时间:01-07
  • 潘建伟:强国征程中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12月18日,非常幸运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百年的探索做了全面总结:“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

    时间:01-07
  • 嫦娥奔月究竟“奔的啥”?

      1月3日的朋友圈被首张月背图刷屏。当日10时26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月球中继星传回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众所周知,人类探月的征途早就起步...

    时间:01-07
  • 从“傻白甜”到“杠精” AI有了认知智能萌芽

      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杠精”:“这可不一定”“我可不这么认为”“那可说不准”……这些“杠”词要么在心里默念、要么在口中碎碎念、要么大声讲出来,无论是否表达,“杠”的意识出现均是人类独立思维的表...

    时间:01-07
  • 欧盟AI道德准则草案出炉

    ??? 近日,据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EC)任命的人工智能高级专家小组发布了AI开发和使用的道德草案,内容长达37页,提出可信赖AI应具备两大要素,以及AI不可为的基本原则。   欧盟AI道德准则草案指出,可信赖...

    时间:01-07
  • 201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美国   癌症免疫疗法成热点,基因编辑安全引关注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海英   2018年,美国科学家向癌症这一顽疾发起冲锋,以细胞免疫疗法为代表的癌症免疫疗法成为研究热点,不断取得新成果,如证明...

    时间:01-07
  • 特写:冰天雪地“修橇战”

      新华社南极昆仑站1月5日电特写:冰天雪地“修橇战”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当地时间4日10时,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从海拔4018米的营地“拔营”,继续向60公里外的南极昆仑站进发。车队行驶了30公里...

    时间:01-05
  • 特写:冰天雪地“修橇战”

      新华社南极昆仑站1月5日电特写:冰天雪地“修橇战”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当地时间4日10时,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从海拔4018米的营地“拔营”,继续向60公里外的南极昆仑站进发。车队行驶了30公里...

    时间:0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