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100个加速包 也没抢到票

2019-01-08 08:09:35

来源: 北京日报

  “每分钟‘光速’抢票100次,已经用了100个加速包,我咋就还抢不到票呢?”说起这几天的遭遇,白领张浩连连摇头叹息。随着抢票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面对“一票难求”,很多人买起了“加速包”、“加速套餐”和VIP卡,但钱砸了不少还是很难换来车票,抢票软件的猫儿腻也再度引发网友吐槽。

  加速包被吐槽“无用”

  “各位亲,求大家助力帮我点击下呀!”为了抢两张平遥古城站到高碑店东站的动车票,张浩没少“骚扰”微信好友,常常发送“邀好友抢票加速”分享链接。

  买加速包能有用吗?虽然怀疑,但看到加速套餐上飙升的成功率,求票心切的他决定试一次。每个好友点击就能贡献几个加速包,积少成多,他终于攒到86个加速包,又花14元买下14个加速包,最终凑齐100个加速包,抢票速度升级到仅次于VIP的“光速”。可等了快一天时间,直到抢票次数显示8万多次时,他失去了耐心,决定倒3次车回家。

  在携程、去哪儿、途牛、同程、美团、智行、驴妈妈等多个软件上,抢票板块都是“标配”。记者逐家平台测试发现,虽然细节略有区别,但它们都离不开一个原则:抢票套餐的费用越高,显示抢票的成功率就越大。但尽管购买了88元的某抢票软件平台VIP年卡,王晓珊仍旧没抢到回家的票。“一步到位买了最贵的,可抢票几率差别并不大!”她感慨道。

  “票源紧俏时加速包根本没用,淡季时有时有用。”常年坐火车出差的宋迎分享了自己多次抢票的经验之谈。

  “技术黄牛”遭质疑

  樊石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的程序员,他认为抢票软件的原理并不复杂——从技术角度来说,抢票软件采用机器代替人工下单,通过自动刷新余票、自动识别验证码、自动提交订单等方式操作,抢票效率自然比人要高。他说,抢票软件都是第三方辅助软件而已,票源仍在12306平台,抢票成功率仅取决于12306是否还有余票。

  不同价位的加速包对应着不同百分比的抢票成功率,但这些数字准确吗?一家抢票平台工作人员透露,抢票成功率是根据往年春运该车次的热门程度、乘车人次、排班计划等数据得出的,“数字仅供参考”。

  “我用了50个加速包也没抢到一张票,结果在12306上抢到了。”这样的感慨不时在网友中出现,极速抢票可能还拼不过普通购票,让花钱买加速包的用户直呼“被坑了”。

  部分抢票软件还存在变相默认勾选加速包的情况,搭售现象仍然存在。记者测试发现,如果用户要取消“加速包”,页面上的位置十分隐蔽,一不小心就会多花冤枉钱。

  各家抢票软件的官方口径均称自己“并非黄牛”,但另外一种舆论认为,通过技术抢票也算黄牛。某媒体昨天发起了一项三千余人参与的投票:“你认为抢票软件的收费合理吗?”84%的用户选择了“不合理”——利用技术优势套利,不但不创造价值,反而加剧了不平等。

  官方候补购票功能待检验

  对于购票难的情况,铁路部门有所行动,今年在12306官方客户端首次启动了“候补购票”的新功能:如果当前车票已经售完,用户可以支付预付款,当网上有人进行退票、改签操作时,系统会根据排序,自动将车票划入乘客的购票账户。这个新功能,被社会大众解读为“官方抢票”。“官方抢票”可否匹敌抢票软件?旅游爱好者、网友“爱四季”今年准备抢一张从北京去深圳的火车票,却发现12306平台只在发售当天才能“捡漏儿”,这对于春节前焦急等待票源的人来说有点“鸡肋”,很多用户担心票源早被抢票软件第一时间瓜分了。为了防止候补落空,她还是提前买了一张全价飞机票,一旦刷到火车票再退机票。

  对于新功能,网友们的评价很极端,有些人称赞新功能非常好用,但质疑声也席卷而来:“并不会增加买到票的概率”、“所有人都自动抢票,最后还得拼预约手速”……

  目前,节前铁路出行高峰还未到来,官方候补购票的功能还有待验证。多名网友表示,期盼官方候补购票功能真正发挥作用,这样才能让市面上参差不齐的购票软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记者 潘福达)

  • 相关阅读
  • 网络新“枫桥经验”报告发布:技术赋能治理 纠纷线上化解

      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典范而被多地效仿。在跨入数字经济时代的今天,“枫桥经验”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

    时间:01-08
  • 细胞打印:筛选个性化肿瘤药物“新招”

      “用3D打印出的微型肝脏组织,移植到小鼠体内,小鼠的生存时间有明显改善,有新生血管生成。”近日,在由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生物增材制造产业组主办、迈普医学承办的“生物3D打印驱动创新医疗”学术论坛上...

    时间:01-08
  • 来,看看这些上榜成果中的奇思妙想

      近日,中国科协发布“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进展”,克隆猴、天然免疫的“阴阳平衡”机制等成果入选。十大成果年年有,2018年的又有哪些特点呢?   几占半壁江山 4项神经科学领域成果入选   在十大成果中...

    时间:01-08
  •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零售业实验室”

      总部位于瑞典的宜家集团近日在上海宣布,由集团旗下宜家购物中心投资开发的上海临空宜家荟聚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这一项目总建设体量逾43万平方米,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宜家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丁晖透露...

    时间:01-08
  • 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日本海洋研究机构和九州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从全球云系统分辨率模型(NICAM)气候实验数据中高精度识别热带低气压征兆云的方法。该方法可识别出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低气压发生一周...

    时间:01-08
  • 《科学》预测2019年科学大事件

      新年伊始,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对2019年科学领域即将发生的大事件进行了预测,其中包括揭示细胞内部的秘密、发现新物理学、确定下一个太阳系探测任务等等。   聚焦极地冰层   如果你...

    时间:01-08
  • 开辟新时代科技创新远大前程

      我们国家从来不会忘记开拓创新者,党和人民总是给予民族脊梁以崇高礼赞。   今天,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党和国家的荣誉殿堂上,少长咸集,群贤辉映。在此,我们向大会的召开和获奖科技人...

    时间:01-08
  • 国家科学技术奖全面实行提名制

      “2017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试行提名制后,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评选全面实行提名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有关负责人透露,2018年是《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进入正式实...

    时间:01-08
  • 激励创新 引领发展——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题:激励创新 引领发展——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新华社记者张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事迹广为人知,激励...

    时间:0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