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区块链描绘知识产权保护新图景

2020-01-03 08:23:59

来源: 科技日报

  区块链与知识产权治理目前均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风口期,我们应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发挥区块链优势,突破长期困扰知识产权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有利于推进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体制机制。同样,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手段,无疑也将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侵权赔偿制度改革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链动”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进程。

  区块链是推进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知识产权之所以成为治理难题,源于技术方案、作品、标识等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一种信息、数据,隐于无形、易于复制、难以追溯、比对困难,此种特性给知识产权的成立、交易、侵权举证带来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利益相关方之间难以就无形的知识产权资产的内涵、外延达成信任。而区块链的诞生,源于解决数据互信的问题,其初心是在利益相关方之间相互不信任的场景下建立互信关系。区块链为此集成了加密算法、共识机制、分布式数据存储和点对点传输等诸多先进、前沿、管用的技术。区块链更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克星,可以给知识产权注册管理带来历史性变革,在源头上筑起有效遏制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金盾,区块链还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可溯源、可验证”“多方协同”等技术特点,正被创新性地应用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注册管理、数字版权交易、品牌保护、侵权举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区块链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区块链把“传统知识产权”升级为“智能知识产权”。利用区块链创建“智能知识产权注册平台”,记录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申请或登记时间、使用时间、转让时间等信息,为知识产权人储备维权证据。权利从产生、使用到转让、消亡,每一个事项的变动都记录其中,覆盖知识产权的整个生命周期。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让这些记录不可逆,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权威。储存、核对、比对、即时提供这些数据变得不再困难。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信息无论是对于知识产权的确权程序,还是对于知识产权的侵权诉讼,都十分重要。精准、高效、完整地管理好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信息,为确权程序和侵权诉讼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区块链还可以强化商标权保护。区块链支撑下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信息可以助力商标权保护,治理针对商标权的违法现象。在商标侵权诉讼中,商标权人需要证明商标的注册时间以回应侵权人的在先使用抗辩,需要证明商标近几年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的事实以避免因未使用而被撤销,需要证明商标因使用而积累的商誉以遏制“傍名牌”行为,需要证明商标许可他人使用的使用费以获得损害赔偿金。此类信息在智能知识产权注册平台触手可及,易于获取,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信息可以大幅减轻商标权人的举证负担,加快商标权确权和维权的进程。技术和法律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结晶,都具有可塑性,我们不仅要在区块链研发方面坚持核心技术与应用技术并举,在知识产权应用场景方面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智能注册平台与市场导向为主的智能交易平台并重,还要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极探索一条有利于区块“链动”知识产权治理的新路子。

  我们要在区块链技术先行先试中变可期“未来”为“未来”可期。我们既要看到区块“链动”知识产权治理的美好前景,也要认识到区块“链动”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负面效应。互联网让数字作品大规模传播变得轻而易举的同时,版权的网络侵权现象也屡见不鲜。区块链有类似的光与影,让知识产权人维权变得更加容易的同时,也有可能让版权的侵权变得难以消除影响,违法上传至区块链的作品因为区块链的“不可逆性”和“匿名性”,有可能成为版权人治不了的“隐痛”。区块链带给我们的喜忧参半将何去何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所以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裹足不前,也不能盲目乐观,固步自封,而要齐抓共管,扬善去恶,把区块链的好处最大程度释放出来,让区块链的缺点最大程度消除于未然。

  区块链是治理知识产权违法的有效手段,在此意义上,区块链的“未来”可期;区块链在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治理中的实际应用尚在理论向实践转化阶段,实际应用中的痛点、难点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总结,在此意义上,区块链的“可期”尚未来到,是为可期“未来”。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区块链可期“未来”与“未来”可期的特点,在区块链的“可期”尚未来到的时候发扬改革开放敢闯敢干的精神,在先行先试中大踏步迈向新征程,让区块链的“未来”可期。我们要把区块“链动”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进程的责任记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在实处,积极推进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与知识产权产业相结合,与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相结合,俯下身子,迈开脚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总结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推动实践向改革深水区迈进,在培育新动能、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方面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金春阳)

?

  • 相关阅读
  • 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启动

      14日,青海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青海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海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正式建设启动。   西宁市海关副关长王春阳介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跨...

    时间:01-16
  • 网联试点再跑通一地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提速

      继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业务正式破冰后,1月15日,网联互联互通试点再跑通一地。杭州银行与通联钱包、壹钱包在杭州某商户现场通过网联互联互通网络,完成了多账户消费结算。这意味着,网联在杭州完成首笔银行与非...

    时间:01-16
  • “全民社交”催变网络零售

      “种草”、拼购、直播带货、社交电商……这些词语已经成为网络购物中的热门概念。在其背后,“全民社交”正催动网络零售从模式、场景到理念的深刻变革。   2019年的“双11”,逾10万户淘宝商家开通直播,“...

    时间:01-16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达13.3件

      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了2020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1515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1105亿元,同比增长24.8%,质押项目7060项,同比增...

    时间:01-16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将采用5G、8K等技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4日在京举行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创新应用启动仪式,将利用5G、8K、4K和VR等新技术为观众带来全新观看体验。   据介绍,5G网络已全面覆盖春晚主会场与分会场。届时,总台将采用5G+8K技术实...

    时间:01-16
  • 提高网络“抗洪”能力 云计算支撑千行百业

      农历新年将至,抢票回家自然是件大事。不同于早年数九寒天排队购票,如今人们只需记好铁路系统的放票时间,定上闹钟抢票即可,即便第一时间没买到,还可以等待后续放票、别人退票或候补购票。总之有了便捷流...

    时间:01-16
  • 央企去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

      2019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6%;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8%,圆满完成了去年初制定的净利润“保7争9”目标。   国资...

    时间:01-16
  • 5G手机价格还会再降吗?

      岁末年初,5G手机上市频繁。2019年11月26日,荣耀V30 5G手机发布,售价3299元起;12月5日,华为发布nova6 5G手机,售价3799元起;12月10日,小米发布红米K30 5G版手机,售价1999元起;12月16日,vivo发布X30...

    时间:01-16
  •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宽幅01星

      15日10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亚米级超大幅宽商业光学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宽幅01星(又称“红旗一号-H9”)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

    时间:01-16
  • 广东今年基本实现珠三角中心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葛长伟于1月14日提交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广东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简称“社会发展报告”)透露,广东2019年经济社会发...

    时间:0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