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上升,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速将会减缓。到2030年,印度有可能和今天的中国一样,成为一个崛起中的经济大国。到2030年,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率———8%到10%———有可能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忆。”
【《印度时报》网站12月11日报道】今天这个混乱、动荡的次大陆或许难以让人信任,但美国情报界昨天发表的报告称,到2030年,迅猛上升的印度和增速减缓的中国将主导世界经济,西方则逐渐衰落。
它们不会并驾齐驱。中国走在了前面,但在2015年以后,中国开始时运不济,印度将时来运转。
报告显示,2020年以后,中国开始减速,印度则突飞猛进,主要是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使中国将先于印度老龄化。报告称:“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力量,中国估计仍然会领先于印度。但到了2030年,差距可能会开始缩小。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上升,中国的步伐则会减缓。”
报告预测,在2030年以后,印度而非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和。
“和而不同”格局利于中美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2月11日报道】美国情报部门一份题为《2030年全球趋势:不一样的世界》的报告称,以国民产出衡量,中国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上述研究指出,在最佳情况下,中国或许将经历渐进式的政治改革,并与美国密切合作,开辟全球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的时期。
【香港《东方日报》12月11日文章】北京的战略家为了应对美国独大,提出了多极化的概念和战略目标。然而,结果是:欧洲在削弱,日本在衰落,俄罗斯要起不起,印度和巴西还是二流国家。唯独中国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就算尚不能与美国平起平坐,但是已明显高其他国家一头,并有追近美国的可能。所以,未来以中美作比较,当是世界级的“显学”。
有趣的是,中美都面临一些出奇相似的挑战:首先,在贫富差距方面,两国的基尼系数都在0.45左右;其次,两国都有垄断势力;第三,两国都需要在市场的无形之手与国家的有形之手之间找到适当平衡,过度依赖市场或国家,都会造成社会不公。
由于中美双方有共同的发展难题,将有更多交集,故双方“和而不同”基础更阔。
【西班牙《起义报》12月10日文章】题:中国海困局
地理永远是决定地球上大国命运的重要因素。在21世纪,中国的持续强大被世界上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美国主要的战略担忧所在。两个世界大国的对抗体现在从经济分量到资源和军事实力的很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贸易路线的掌握和控制,以及遏制对手发展的能力。这一问题还与石油供应、出口能力、开辟新市场、在敏感地区保持政治稳定和制定军事战略有关。对于美国来说,这一战略的中心是所谓的“重返亚洲”,以及不加掩饰的遏制中国崛起的欲望。
华盛顿很清楚,中国周边地区存在潜在的危机焦点营造出了一种不稳定的氛围,这能遏制中国的崛起,迫使北京将部分精力和资源用于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在世界上的新地位,包括在很多地区日益增强的外交和政治存在使美国感到警觉。但北京致力于发展经济,并在处理与邻国和美国的关系方面奉行“互惠”的原则,寻求缓和紧张态势。(未经《参考消息》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