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贴把自己发动的抗议活动称为“人民革命”,他说,这是为了将泰国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泰国总理英拉回应反政府示威称反对派违宪
据外媒报道,泰国总理英拉2日发表全国讲话,拒绝了反对派提出的要其辞职,组建“人民委员会”的要求,并指责反对派的做法违宪。
“我所能做的事就是使人民感到快乐,我愿意这样做。但是作为总理,我所能做的一切都必须符合宪法要求。”在一个电视讲话中英拉这样表示,这也是自示威变为暴力冲突以来,英拉首次就事件作出的回应。面对严峻的安全局势,英拉2日发表电视讲话,承诺将为国家恢复平静做最大努力。
英拉说,目前政府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社会实现和解、恢复平静,为此她愿满足反政府人士的任何合法要求,包括解散国会或辞职。但反政府集会领导人素贴提出的要求是成立“人民议会”,并将管理国家的权力交给人民,这一要求是无法在宪法框架下实现的。
英拉重申,政府随时敞开对话的大门,呼吁反对派加入对话以解决问题。她还邀请各社会团体、泰国民众共同为寻找和解之路出谋划策。
英拉3日晚上发表电视讲话,对局势缓和表示高兴。她说,目前首都曼谷的局势虽然还未完全恢复正常,但已向好的方向迈进。她希望各界民众继续努力,恢复国家平静,使外界投资者和游客重新建立对泰国的信心,她同时希望各界齐心协力为普密蓬国王庆祝生日。
新闻分析反对派政治目的令人存疑
表面上看,曼谷街头的抗议人群声势浩大,反对派似乎占据上风。素贴不断在公开场合及媒体上要求英拉“将权力交给人民”,要求政府“顺应民意”。事实上,英拉政府是民选政府,她领导的为泰党是以绝对优势在大选中胜出的。泰国舆论认为,即便是英拉现在解散议会,提前大选,为泰党仍有可能再次获胜。这也是反对派不同意提前大选的重要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反对派提出的要求之所以能得到许多民众的支持,主要是由于泰国政治中固有的病根。
泰国国内政治各派的角逐由来已久,每派势力都代表着不同选民团体的利益。一派掌权后,往往会利用其执政地位和在议会中的多数地位制定一些维护其利益、但可能会影响甚至伤害其他利益集团的政策或法案。这也成为泰国政局难以维持长久稳定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下,反对派要求政府下台,停止大选,提出由他们来制定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打破所谓的政治“恶性循环”,但到目前为止,反对派并未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章程。反对派的政治目的及考量也令人存疑。
经济学家担心,泰国目前的局势可能会造成投资外流。外交人士则私下表示,泰国的街头闹剧可能会对周边国家的政治改革造成不利影响。
泰国当前乱局梳理
11月1日,泰国国会下议院通过了由执政党为泰党提出的特赦法案草案。根据这份被称作“一揽子赦免”的法案,从2006年9月19日军事政变至2013年8月8日期间所有涉及政治集会的罪犯将获得赦免。但反对党和当地媒体均认为,特赦法案是为流亡海外的前总理、英拉的哥哥他信量身定做的。反对党随即宣布将在曼谷街头举行“持久战”式的集会示威活动。11月11日,为迫使政府放弃特赦法案,上万名反对特赦法案的民众在曼谷集会,集会领导者之一素贴号召全国民众从13日起罢工三天,向政府施压。为避免集会升级,同日,泰国国会上议院全票否决了备受争议的特赦法法案,英拉和泰国政府也承诺不再推动特赦法案。11月15日,泰国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分别向国会上下两院提交针对总理英拉和多名政府高级官员的弹劾案和不信任案。这场政治纠纷的矛头已经从阻止特赦法案转向推翻英拉政府。11月26日,泰国法院批准对反政府集会领导人素贴的逮捕令。11月28日上午,泰国总理英拉赢得国会不信任投票,反对党的弹劾动议以失败告终。12月1日,示威者企图占领总理府时与警方开始暴力对抗,警方在对峙中持续向示威者发射催泪弹和使用高压水枪,并在必要时使用橡皮子弹,将此前相对和平的游行示威升级为部分地区的暴力冲突。12月1日晚,素贴在泰三军司令斡旋下,与英拉及三军司令见面。12月2日,泰国总理英拉在一个电视新闻发布会上称,如果能够尽快恢复该国的和平,政府愿意打开每扇谈判的大门,为和平解决目前的政治危机找到出路。(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