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戴维·兰普顿:美国没有加入亚投行是个战略性错误

2021-12-30 19:24:05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是近年来多国内政外交关注的核心议题。中国倡议的共建“一带一路”有效推动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沿线国家经济增长。中国发起的亚投行,助力全球更多国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近期,美国推动七国集团(G7)提出的“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也预示着,欧美国家希望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扮演更重要角色。

  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美能否合作?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维·兰普顿(David Lampton)展开对话。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兰普顿曾经长期担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一职,被视作当今美国最权威的“中国通”之一。他表示,中国受益于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互联互通,美国同样如此。就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美国应当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尝试开展更多合作。中国发起的亚投行有助于让全球更多国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美国没有加入其中是个战略性错误。

戴维·兰普顿。全球化智库 提供

  现将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王辉耀:你如何看待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近期的视频会晤?近期各类外交活动中释放出哪些关于未来中美关系走向的信号?

  戴维·兰普顿:在某种程度上,美中关系正处于自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以来最难以预料的时刻。借用邓小平说过的一句话,我认为美中双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正在进行一种循序渐进的尝试,以了解如何在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处理两国关系。此刻与40年前相比已截然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自然是中国经济的实力及其在塑造区域经济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能力迅猛发展。

  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的视频会晤可以给我们更多信心,因为这表明至少双方在处理好美中关系上都有强烈意愿。就两国领导人视频会晤这件事本身来说,我认为谈总比不谈好,这无疑是取得进展的第一步。

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王辉耀:中美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误解。作为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国需要强有力的中央协调。比如在建设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时,国有企业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在中国之外,人们对此不太理解。

  戴维·兰普顿:我认为就中国的历史而言,这是对的。中国有不同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必须应对更多的人口。美国人应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特殊情况。同时,中国也需要承认美国的特殊情况。中小型商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即使最大的公司在多数情况下政府也很少或没有直接所有权。因此,在我们的政治中,私营部门或小企业会担忧如何与拥有国家背景的公司竞争。

  在过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未来中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过程中,我们都希望美中可以发展出更多共同的经济实践,以减少两国间的紧张。我的基本感觉是,过去几年里,美国没有加入亚投行,没有加入CPTPP,而中国加入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让我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在我看来,美中两国必须重新尝试获得更多共同的成长。

资料图: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王辉耀:你曾经做过一些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探索性研究,并着有《铁河:铁路与东南亚的中国力量》一书。能否介绍一下这本书?

  戴维·兰普顿:这本书是关于中国如何自力更生建立起一个高速铁路行业的故事。2000年左右,中国还没有高铁行业或高铁系统,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描述了中国如何为高铁系统建立技术和基础设施。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中国如何与七个东南亚国家进行沟通,以建立一个有可能将他们与中国南部连接的铁路系统。

  有些人会问,这是一个中国“占领”东南亚的战略吗?我认为并非如此。撇开每个具体项目发展的好坏不谈,总体上我们可以看出,邻国的富裕有助于中国发展,而如果中国周边国家想要致富,他们也需要与中国相连,与彼此相连。这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亚洲实现经济现代化和一体化而作出的努力,并非中国“接管”世界或该地区的阴谋论。

新疆已有8座城市开行中欧班列,本土产品也能够借助“一带一路”走向海外。 李明 摄

  王辉耀:通过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美国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美国最近同G7国家一起推出了“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这个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应该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

  戴维·兰普顿:我个人认为,美国和其他国家都应该同意“世界需要基础设施”这一观点。两国经济政策之间的区别意味着美国不会像中国一样在世界各地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如此大作用,但我认为美国应该尝试,如果有机会,我们应该与更多朋友合作、与中国合作。

  总的来说,美国将在世界范围内采取更多行动。就像中国从这种一体化和连通性中受益一样,如果美国要实现规模经济,我们也需要与更大市场形成更紧密的联系。所以我认为美中两国正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同时,我也认为全球化并没有消亡。这是现实,美国正重新回到“全球化”这个游戏中来。

  随着时间推移,“一带一路”倡议本身也在发展,中国参与了世界上许多地区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积累应对不同情况的经验。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在不断学习,也变得更加慎重。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国内需求也很大,或许中国人自己也会问:我们国家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向外应该投入多少,又该留给国内发展多少?

  我试图告诉西方观察家,至少按照我的理解,中国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讨论,正在探索更健全的政策,而不是在财政上过度投入。我一直认为,中国发起亚投行的一个原因是,能够让中国以外的更多国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在我看来,美国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没有加入亚投行是一个战略性错误。

  • 相关阅读
  • 德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2770例 累计确诊7109182例

      根据德国联邦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2月30日0时,德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7109182例,较前一日新增42770例;累计死亡病例111602例,较前一日新增383例。全国7天内每10万人发病...

    时间:12-31
  •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重获自由

      中新社首尔12月31日电 (记者 刘旭)当地时间12月31日零时(北京时间30日23时),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获得特别赦免获释,在被羁押4年零9个月后重获自由。  朴槿惠目前在位于首尔江南区的三星首尔医院接受治疗,由于其...

    时间:12-31
  •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获特赦 被正式释放

      新华社首尔12月31日电(记者陆睿 孙一然)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当地时间12月31日0时(北京时间30日23时)获得特赦,被正式释放。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向因病正在三星首尔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朴槿惠颁发赦免证书...

    时间:12-31
  • 2021年这十件国际大事与中国有关,哪件触动了你?

      中新网12月31日电 (孟湘君)回顾2021年的国际形势,会不会有人回答:“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事实上,这一年的世界大事,很多都与中国,甚至与你我息息相关。都有哪些,一起看看吧!当地时间12月29日,美...

    时间:12-31
  •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获特赦正式出狱 免除17年牢狱之灾

      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韩媒报道,当地时间12月31日零时(北京时间30日23时),获得特赦的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出狱,在被羁押4年零9个月后重获自由。朴槿惠因涉嫌“亲信干政门”等案,共被判22年刑罚。如无此次特赦,朴槿...

    时间:12-30
  • 菲新增病例飙升至1623例 所有城市维持二级警戒

      中新社马尼拉12月30日电 (记者 关向东)菲律宾卫生部30日公布,该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23例。该数据比前一日公布的889例上升了近83%,使该国活跃病例总数达到11772例,累计病例2841260例。  菲卫生部表示,...

    时间:12-30
  • 国际锐评 | 创纪录的军费坐实美国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美国总统近日签署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确定新一财年国防支出为7682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5%。美国网络杂志Slate称,即使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也是美自二战以来最大的军事支出。这再次暴露了美国“战争贩子”“...

    时间:12-30
  • 从10天缩短至5天?专家质疑美国新冠隔离新指南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本周早些时候建议把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隔离期从10天缩短至5天,引发不少卫生专家质疑。他们警告,执行这一隔离标准可能会导致更多人感染。  路透社12月29日援引美国斯克里普斯转化科...

    时间:12-30
  • “民主峰会”:六个大写的尴尬

      美国政府以视频方式召开的“民主峰会”,留下了一地鸡毛,还有六个大写的尴尬:  尴尬一:会议效果不忍直视  美向110个国家和地区发出与会邀请,遭到9个国家或地区的婉拒。在反映网络搜索热度的“谷歌趋势”...

    时间:12-30
  • 泰国5府照常举办跨年活动 当局要求年后居家办公

      中新社曼谷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国安)尽管近期泰国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不断增加,但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育塔萨30日表示,12月27日至31日期间,普吉、清迈、罗勇、大城、呵叻等5府的跨年活动仍按原计划照常举行。 ...

    时间:12-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