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勒庞,悄悄撤下“反欧洲”标签

2022-04-16 06:03:11

来源:光明日报

  勒庞,悄悄撤下“反欧洲”标签

  【记者连线】

  4月24日,代表中右翼共和国前进党参选的现任总统马克龙,和代表极右翼国民联盟参选的玛丽娜·勒庞,将接受4730万选民的投票选择,竞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下一届总统。双方现在都正厉兵秣马,用各种方式接近全国选民,说服他们投自己一票。

  历史上,极右翼从未如此接近法国最高权力。4月13日,勒庞召开记者招待会,全面介绍自己的对外政策。此间舆论普遍认为,这个曾多次参选法国总统、前后有两名候选人共3次进入第2轮选举的极右翼政党,正在有针对性地、稳扎稳打地向总统之位发起最后的总攻。

  在记者会上,勒庞就相关外交议题表态称,如果她当选,独立、平衡距离和稳定将是未来法国外交政策的三个支柱。法国不会“脱欧”,也不会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但欧盟也不应该再是一个讲英语的组织,她当选后会加强法语和德语在欧盟的作用。

  在有关俄罗斯的问题上,勒庞有意澄清她在法国舆论中“替俄罗斯说话”的形象,表示她只是在维护法国利益。坊间一直有传闻称,国民联盟多年来一直得到俄罗斯的财政支持,勒庞本人曾在2017年访问莫斯科并受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接见。作为一个在野的西方政党领导人,这并不常见。

  而且,对于北约这个在乌克兰危机中成为焦点的军事组织,勒庞也有不同寻常的看法。她表示,如果当选,法国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但仍将坚持《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即集体防御条款。而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她会努力促进俄罗斯与北约的战略接近,因为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改善,不仅符合法国和欧洲的利益,也符合美国的利益。在对俄立场上,勒庞虽然声称不支持“解除对俄制裁”,但同时主张解除对俄能源的制裁,因为她“不想让法国人民承担后果”。在13日的电视采访中,勒庞再次重申了她对克里米亚问题的观点,即“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因为这是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作出的决定。

  在记者会现场,一位女士举起了一块心形牌子,上面是勒庞和普京的照片。她马上就被保安粗鲁地扑倒在地,随后被拖出了现场。这一幕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勒庞的父亲、这个极右翼政党的创建者让-马里·勒庞当年与反对者挥拳相向的情景。

  暴力、极端、反犹、反移民、不宽容、言行不一前后矛盾等标签的痕迹似乎还在,但是,“反欧洲”这个标签正在被勒庞悄悄取下。

  多年以来,国民联盟“疑欧”甚至“反欧”的政策倾向一直是其施政纲领中的一个关键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其对外政策的“命门”。有许多选民就是由于这一条,对投票给勒庞心存疑虑。因为经过几十年的磨合,越来越多的法国人认识到,法国的前途绝对离不开欧盟。此间观察家认为,现在的勒庞在有关欧盟议题的立场上出现软化迹象,有关表述不再咄咄逼人,而且从未如此清晰、有条理,她本人对相关事务的了解也更深入一些,似乎正在完成从一个政客向一个政治家的过渡。上述立场和表态有可能会为她在选民中的形象加分,甚至为选民选择的天平增加新的砝码。

  有的选民回忆起2017年第2轮投票之前马克龙和勒庞之间的电视辩论。当时,马克龙讽刺对所辩议题内容不熟悉的勒庞说:“您把这个事情跟另外的事情完全搞混了!”这一指责很有杀伤力,瞬间将对手的不专业、糊涂认识或准备不足暴露于公众面前。但是,这又根本影响不了一部分选民的态度:我就是要选她!哪怕她不是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哪怕她说话不专业,哪怕她什么都没搞明白。我就是要把你们这些建制内的职业政客选下去!

  第二轮投票在即,勒庞的支持者在网上调侃她的对手说,那种傲慢的政客自诩精英,觉得自己受过完整的治国训练,有长远眼光,有全球视野,有广泛的人脉,结果呢?碰到百年不遇的疫情,还不是一样自己先乱了阵脚,朝令夕改,像个没头苍蝇似地乱撞。碰到强悍的地缘政治玩家,还不也是硬着头皮仓促应对?跟一个政治素人相比,优势在哪儿呢?

  在2017年的总统选举中,首次参选的马克龙,和虽是第二次参选、但首次进入第二轮的勒庞,接受法国选民的最终选择。马克龙以66.1%的得票率、2074万张选票大获全胜,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而勒庞获得33.9%的得票率、1063万张选票,与马克龙相差约1000万张选票。不过,根据最新的民调结果看,这一次再出现两人得票相差如此悬殊的选举结果,可能性极小。这既有马克龙5年以来执政的问题,也有勒庞不断修正政纲以吸引更多选民的因素,还有一部分选民认为“已经给了马克龙5年的机会,但是他令我们失望了”。

  2002年总统大选第2轮,让-马里·勒庞面对全民支持的希拉克总统,获得了17%的选票。15年之后的2017年,他的女儿将这个成绩几乎翻了一番。这一次,看样子还会在此基础上再有所进步。在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前,一家电视台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有66%的人赞成换总统,33%的人不赞成,还有1%的人没回答——这当然只是一家之“验”。

  极右翼能否创造历史?马克龙能否险中求胜、继续入主爱丽舍宫,以延续其相关改革?还是悬崖“勒马”,换一个前进的方向?主动权现在在法国选民手中。

  (本报巴黎4月15日电 本报驻巴黎记者 何农)

  • 相关阅读
  • 郭言:美对俄制裁凸显“驰名双标”

      郭言:美对俄制裁凸显“驰名双标”  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制裁越发离谱,甚至把全球化当做武器,制裁领域蔓延至文化、体育和学术等领域,充分暴露其标榜的“自由”“民主”不过是约束打压他...

    时间:04-16
  • 美国政客推波助澜 反亚裔仇恨犯罪频发

      星条旗下的“永久外来者”丨美国政客推波助澜 反亚裔仇恨犯罪频发  2021年3月16日傍晚,21岁的白人男子罗伯特·艾伦·朗先后在亚特兰大3处亚裔经营的按摩场所开枪行凶,造成8人死亡,其中6人是亚裔女性。  有...

    时间:04-16
  • 美国为何对亚裔有“系统性”歧视?

      星条旗下的“永久外来者”丨美国为何对亚裔有“系统性”歧视?  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兴起“淘金热”,此后开始的东亚移民浪潮造就了大批日裔、韩裔和华裔群体。许多亚裔劳工为了生计远涉重洋来到大...

    时间:04-16
  • 美国法律有漏洞 亚裔维权太艰难

      美国法律有漏洞 亚裔维权太艰难  需要更多的行动,而不仅仅是空谈,这句话可能道出了很多亚裔美国人的心声,因为迟来的道歉始终改变不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当这些针对亚裔的暴力袭击事件发生后并没有得到正义...

    时间:04-16
  • 东西问 | 伍斌: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仇亚根源是什么?

      (东西问) 伍斌: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仇亚根源是什么?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 题: 伍斌: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仇亚根源是什么?  作者 高楚颐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News)报道,今年2月,美国纽约一白...

    时间:04-16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王储通电话 就乌克兰和也门局势交换意见

      当地时间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王储通电话,就乌克兰局势和也门局势交换意见。双方对“欧佩克+”模式下的协作给予积极评价,并表达了发展两国互利关系的意愿。(总台记者 宋瑶)...

    时间:04-16
  • 俄方:将以观察员身份继续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工作

      中新网4月16日电 俄罗斯卫星网16日援引俄外交部副部长维尔什宁的话说,俄罗斯将以观察员的身份,继续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工作、建言献策并参加决议草案的有关讨论。  维尔什宁表示,“是的,我们不能参与表...

    时间:04-16
  • 俄罗斯宣布制裁英国首相约翰逊 禁止其入境俄罗斯

      中新网4月16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6日,俄罗斯宣布禁止英国首相约翰逊和其他几名英国高级官员入境俄罗斯。资料图:英国首相约翰逊。  俄外交部表示,“这一举措是对伦敦肆无忌惮的情报和政治活动的回应...

    时间:04-16
  • 基辅一家军工厂遭俄军高精度远程武器摧毁

      中新网4月16日电 法新社消息,当地时间16日,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一家军工厂遭到袭击。事后,俄方证实,俄军用高精度远程武器发动了此次打击。资料图:浓烟笼罩下的乌克兰首都基辅。  据报道,爆炸发生后,基辅市...

    时间:04-16
  • 中国人权研究会发布研究报告:亚裔美国人在人权方面受到歧视和侵害

      中国人权研究会发布研究报告:亚裔美国人在人权方面受到歧视和侵害  中国人权研究会15日发布《反亚裔种族歧视甚嚣尘上坐实美国种族主义社会本质》研究报告。报告揭示出美国是一个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的国家...

    时间:04-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