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文明对话丨东方水墨遇见西方油画——中国宏村与奥地利哈尔施塔特

2024-12-04 14:14:3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杜白羽 郭晨 于涛)中国宏村与奥地利哈尔施塔特,一方徽州山水间的粉墙黛瓦、一派奥地利湖光山色的自然美景,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两地宛若东方水墨与西方油画的相遇,一眼万里,在文明交流中相遇相知相融。

  择水而居、依山而兴

  “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明朝时,一位名为胡重的女性奠定了宏村的水系规划——寻地势落差引山水入村,水圳绕屋过巷,流经村中月沼,汇入村口南湖。这种四季皆活水的智慧设计,不但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更让村落平安度过一次次洪水考验。

  “水为镜、山为景,宏村以独特的徽派建筑坐落其中,构成了一幅唯美的中国山水画卷。”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镇长盛茂存说。

  上图:2024年9月13日拍摄的安徽黟县宏村(无人机照片)。以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下图:2019年4月25日拍摄的奥地利哈尔施塔特风光。哈尔施塔特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郭晨摄

  万里之外,阿尔卑斯山下、奥地利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哈尔施塔特,色彩缤纷的建筑高低错落、沿湖分布,钟楼成为最具辨识度的地标。远远看去,一幅与宏村高度相似却又别有异趣的油画呈现眼前。

  “我非常高兴得知,在中国有一个和我们风貌相似的小镇,这非常神奇!”哈尔施塔特镇镇长亚历山大·朔伊茨说。

  漫步于宏村的盐商老宅承志堂内,行走在哈尔施塔特的盐矿博物馆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正在领略“人间风味”——盐带给两个不同文明相似的文化经历。

  “明清时期,徽州盐商在上海地区十分活跃。”盛茂存介绍,徽商是中国商业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古时盐、典、茶、木是其最主要的四大行业。

  “哈尔施塔特最负盛名的标志就是其7000年历史的盐矿。”亚历山大·朔伊茨介绍,这是哈尔施塔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当地一度成为历史上地区性盐生产和贸易中心。

  “既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更是守护者”

  一部《卧虎藏龙》让世界影迷领略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记住了影片中宏村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同样,在另一部火遍全球的动画片《冰雪奇缘》中,白雪之下、山水之间的城堡也令人着迷,而这画面灵感正来自于哈尔施塔特。

  上图:2024年11月7日,黄昏时分拍摄的宏村月沼。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下图:2024年6月10日,奥地利哈尔施塔特,游客们正在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贺灿铃摄

  数百年的建筑,千余载的文化,如何保护与传承?两位镇长有着共同的话题。

  在宏村,现存140余栋明清古建筑,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乡村原貌及内在的文化信息。“时至今日,宏村的居民依然生活其中,我们既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更是守护者。”盛茂存介绍,宏村所在的黟县对村内古建筑进行立法保护,旨在打造“一座没有屋顶的徽派建筑博物馆”。

  朔伊茨镇长也有同样的想法:“我们非常希望保持这一城镇的面貌。市场、广场、两座教堂以及哈尔施塔特的著名景观都不能改变。”他介绍,哈尔施塔特镇居民同样也一直居住在村中,政府对房屋的外观有明确的规定,“房主只能像以前一样,安装带有格栅的小窗户,不能擅自改变房屋外观。”

  “阿尔卑斯山和黄山,是我的两个故乡”

  2021年的夏天,一场似乎“命中注定”的旅行让奥地利人阿明爱上了黄山,更爱上了这里的小镇宏村。

  “骑行在宏村周边,让我有回到故乡的感觉。”阿明说,黄山地区的风貌和家乡阿尔卑斯山区非常相似。此后,他带着妻子和女儿定居于此,并接手了一家徽州老宅开办民宿。“阿尔卑斯山和黄山,是我的两个故乡。”阿明说。

  上图:2023年12月20日,游客在安徽省黄山风景区欣赏雪后美景。(新华社发 施亚磊摄)。下图:2024年1月19日,一名女子在瑞士皮拉图斯山上欣赏阿尔卑斯山脉景色。新华社记者孟鼎博摄

  “想了解中国,黄山和宏村是个很好的选择。”阿明说,游客们在此放慢节奏、用心体会,这样更能感受到中国之美。“更巧的是,黄山上的四条索道和缆车设备竟然也来自奥地利。”

  夜幕下的宏村,为了向世界更好地介绍“第二故乡”,阿明在村里免费开设周四英语角,为村干部、景区商户等进行日常英语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外国游客沟通。“只有更好地交流,才能让不同文明更好地了解彼此。”阿明说。

  万里之外,哈尔施塔特镇长展示出一张宏村和哈尔施塔特的拼版照片,一幅文明交流互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END-

  记者:杜白羽 郭晨 于涛 陈尚营 胡大韋

  摄像:金剑 袁亨瑞

  剪辑:操兰漪

  鸣谢:中共黟县县委宣传部

  白羽工作室、洋洋大观工作室制作

  新华社国际部 安徽分社联合出品

  • 相关阅读
  • 叙政府军称打死至少200名反对派武装和极端组织人员

      新华社大马士革12月4日电(记者冀泽)叙利亚军方3日发表声明说,叙政府军在过去24小时内打死至少200名反对派武装和极端组织人员,击落约20架无人机。  声明说,政府军依靠多种地面火力和战机在叙利亚西...

    时间:12-04
  • 中国代表:支持叙利亚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新华社联合国12月3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3日在安理会叙利亚问题紧急公开会上表示,中方对叙利亚的最新一轮冲突深表关切和担忧。中方支持叙利亚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努力。 &ems...

    时间:12-04
  • 新华社消息|韩国多个在野党发起针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

      编导:徐中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12-04
  • 第二届几内亚湾安全形势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新华社上海12月4日电(黎云、张懋瑄)由中国海军举办的第二届几内亚湾安全形势专题研讨会4日上午在上海开幕。几内亚湾地区喀麦隆、刚果(布)、加蓬、科特迪瓦和尼日利亚等18个国家的海上武装力量领导人及驻华武官参会。...

    时间:12-04
  • 热点问答|韩国紧急戒严风波三问

      新华社首尔12月4日电 热点问答|韩国紧急戒严风波三问  新华社记者陆睿 孙一然  韩国4日凌晨召开国务会议,通过解除紧急戒严令的决议案。数小时前,韩国总统尹锡悦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发表...

    时间:12-04
  • 韩国多个在野党发起针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

      新华社首尔12月4日电(记者高冰冰 姬新龙)韩国多个在野党4日下午向国会发起针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  韩国共同民主党等6个在野党以尹锡悦违反宪法和法律为由,发起弹劾动议案。在野党将在5日...

    时间:12-04
  • “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在马德里成立

      新华社马德里12月2日电(记者胡加齐 谢宇智)中国人民大学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12月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联合成立“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并举行揭牌仪式。  12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12-04
  • 韩国在野党推动弹劾尹锡悦

      新华社首尔12月4日电(记者高冰冰 姬新龙)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4日就总统尹锡悦发布及解除紧急戒严令一事表示,将以内乱罪控告尹锡悦等人,并推动弹劾尹锡悦。  共同民主党首席发言人赵承来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

    时间:12-04
  • 通讯|中老员工“传帮带”为老挝铁路事业带来新生动力

      新华社万象12月4日电 通讯|中老员工“传帮带”为老挝铁路事业带来新生动力  新华社记者马淮钊  12月3日,中老铁路迎来开通运营三周年。三年来,这条“黄金大通道”不仅为两国民众便捷高...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