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丨“画饼”还是寻突破?特朗普宣布解除对叙制裁有何考量

2025-05-15 20:49: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画饼”还是寻突破?特朗普宣布解除对叙制裁有何考量

  新华社记者阚静文 马倩 宋盈

  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表示,他将下令解除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此时宣布将解除对叙制裁主要是出于拉近与沙特等海湾国家关系、寻求中东地区外交突破等考量,但美方是否能够履行承诺以及怎样解除制裁尚未可知。

  言及“解除”制裁

  正在中东地区访问的特朗普13日在利雅得出席活动时称,将下令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他在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讨论叙利亚局势后作出了这一决定。

  2025年5月13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右)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发(沙特通讯社供图)

  特朗普14日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在利雅得举行会晤。根据叙利亚外交部门的声明,会谈中,沙拉对特朗普将解除对叙制裁的决定表示感谢,并感谢沙特和土耳其领导人所作努力。

  特朗普还称,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本周将与叙利亚外交部门负责人希巴尼举行会晤。分析人士指出,就取消对叙制裁,美方可能会要求叙利亚在经济或政治上对美国有所让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叙方让步可能包括给予美国在叙境内的矿产开采权等。

  1979年,美国政府将叙利亚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对其实施武器禁运、经济制裁等措施。2011年叙利亚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不断加码对叙制裁。2019年,特朗普在其首个任期内签署所谓《凯撒叙利亚平民保护法案》,对叙政府官员以及向叙政府提供资金的个人和企业等施加金融等领域制裁。

  多重因素考量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此时宣布将解除对叙制裁,一方面是为了迎合沙特等海湾国家,另一方面也是寻求在中东地区取得外交突破。

  卡塔尔智库全球问题中东委员会研究员奥马尔·拉赫曼说,特朗普此次访问的三个海湾国家——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一直在推动美国解除对叙制裁。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穆娜·雅各比安认为,特朗普选择在访问沙特时宣布该决定,可以赢得沙特等海湾国家的赞同,继而助推美国获得海湾国家的大规模投资,促成沙特等国与美国企业达成投资协议,这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就任以来在中东地区的外交成果十分有限,力求在中东政策上“有所建树”或许是其解除对叙制裁的另一个考量。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希瑟·赫尔伯特说,特朗普政府目前迫切需要一项“外交胜利”。

  对叙利亚而言,解除制裁是走出困境的必要一步。长期遭受制裁导致叙利亚物资短缺,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据媒体报道,目前叙利亚约90%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国家重建可能需要投入数千亿美元。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教授易卜拉欣·达拉吉说,解除制裁对于叙利亚改善投资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这是2024年12月10日拍摄的叙利亚大马士革街头。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摄)

  据叙利亚通讯社报道,叙外交部门负责人希巴尼13日表示,美方解除对叙制裁相关举措将有助于叙利亚重建进程。

  不过,美国媒体分析认为,美国解除对叙制裁并不像特朗普宣布的那样简单,其过程可能十分漫长。美国《华尔街日报》说,部分措施可能需要美国国会批准才能全面实施。美联社分析文章指出,解除对叙制裁不可能一蹴而就,解除制裁的具体方式也尚不明确。

  再次绕过以色列?

  媒体和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此次宣布解除对叙制裁将引发以色列的不满和担忧。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前曾要求特朗普政府不要解除对叙制裁。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穆娜·雅各比安表示,内塔尼亚胡以及多名以内阁官员对叙利亚现政权非常警惕,特朗普解除对叙制裁将引发以色列方面的担忧。以色列《国土报》的分析文章说,从以方角度看,特朗普此举不仅预示着美国对叙政策转向,还可能意味着美国方面改变了过去几十年来“以色列优先”的中东战略路径。

  2025年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迎接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美方近期一系列举动也暴露了美以在当前地区事务上的一些分歧。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多次在地区事务上“绕开”以色列:与伊朗在阿曼举行间接谈判、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接触,另外特朗普此次中东行也并未选择以色列作为目的地。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员约埃尔·古赞斯基认为,特朗普政府似乎正在将其在该地区的利益与以色列割裂开来。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乔纳森·帕尼科夫说,特朗普政府正推进交易性的、以贸易投资为重点的政策议程,当作为传统盟友的以色列与美国在政治安全事务上的优先事项不一致时,美国不会过多考虑以方立场。不过,一些分析人士也指出,美以目前的分歧只存在于政策层面,美以关系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参与记者:冀泽、吴宝澍、王卓伦)

  • 相关阅读
  • 泽连斯基:将不出席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乌俄谈判

      新华社安卡拉5月15日电(记者熊思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5日在乌克兰驻土耳其使馆举行的记者会上说,他本人将不出席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乌俄谈判,乌方将派遣高级别代表团参加这一谈判。  泽连斯基15日中午抵达土耳其...

    时间:05-15
  • 乍得南部发生暴力冲突致35死6伤

      新华社雅温得5月15日电(记者王泽)恩贾梅纳消息:乍得政府15日发布公报说,该国南部西洛贡省14日发生暴力冲突,造成35人死亡、6人受伤。  公报说,乍得国防和安全部队迅速介入并设法控制了局势。乍得总理哈里纳已指示政府...

    时间:05-15
  • 专访|“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访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专访|“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访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  新华社记者孙丁 缪晓娟   “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丹麦企业家、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外文名:西蒙·...

    时间:05-15
  •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年度会议聚焦支持乌克兰

      新华社伦敦5月15日电(记者赵小娜)欧洲复兴开发银行2025年度会议暨商业论坛于13日至1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会议核心议题之一是支持乌克兰重建,公布了多项与之有关的融资项目和援助措施。  欧洲复兴...

    时间:05-15
  •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习近平主席复信坚定丹麦和欧洲工商界人士对华合作的信心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习近平主席复信坚定丹麦和欧洲工商界人士对华合作的信心  新华社记者孙奕、缪晓娟、唐诗凝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

    时间:05-15
  • 记者手记丨在大阪世博会感受中国厚度、温度与速度——中国馆“满月”记

      新华社东京5月15日电 记者手记|在大阪世博会感受中国厚度、温度与速度——中国馆“满月”记  新华社记者胡晓格 冯翀  5月13日,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馆已满一个月。截至“满月”前一天,...

    时间:05-15
  • 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彬:用“中国模式”点亮巴西市场

      “快手是一个让普通人有机会被展示的平台,我们强调的‘让每个人发光’(Make Everyone Shine)理念,是快手留给巴西和东南亚用户的深刻印象。”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快手高级副总裁、快手国际...

    时间:05-15
  • “中国-山梨友好交流会”在东京举行

      新华网东京5月15日电(记者杨光 欣芷如)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近日在东京举办“中国-山梨友好交流会”。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日本山梨县知事长崎幸太郎、在日中国企业协会会长王家驯等约180位嘉宾...

    时间:05-15
  • 西华大学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三一一大学中国中心”

      新华网雅加达5月15日电(记者曹凯)由中国西华大学与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共建的“三一一大学中国中心”14日在印尼中爪哇省梭罗市正式揭牌。  西华大学与三一一大学14日在线上举行了共建“三一一...

    时间:05-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