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中蒙俄边境行:边境上的“绿色长城”

2025-05-15 15:37:5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5日电(记者贺书琛)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罕锡力嘎查,牧民毕力格图新购进的3台设备运转不停,将干稻草加工成一捆捆稻草帘。在不远处的沙窝子上,一排排草方格向远处延伸。牧民们将稻草帘插在沙子里,用“黄金甲”固定住了“流动沙”。

  赛罕锡力嘎查紧邻中蒙边境线,预计今年将治理约2万亩荒漠化土地。毕力格图联合5户牧民成立了合作社,投资30多万元购进设备,承接围栏封育和固沙项目。

  “今年4月8日开始,预计前期固沙工程45天。”毕力格图介绍,他雇佣了54位牧民,平均每人一天收入约200元,预计今年通过项目带动牧民每人增收近2万元。

  苏尼特右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西缘,沙区牧民4676人。长期以来,当地积极探索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如何“两不误”。2024年,依托“以工代赈”“投工投劳”政策,苏尼特右旗组织沙区牧民参与治沙,通过承担项目、租赁房屋机械设备等方式获得收入。

  去年9月,苏尼特右旗敖伦淖尔嘎查牧民高娃将闲置牛棚改造成了生产车间,配备10台自动化草帘编织设备,至今已完成700万米稻草帘订单,实现净利润24万元,吸纳50余名农牧民就业,带动牧民增收105万元。牧民乌云其木格在加工车间打工,一年来除了劳务收入5000多元,政府还给她发放每月500元的补贴,“实现了顾家、治沙、挣钱三不误。”

  “我们将简易防沙治沙工程交给牧民,通过以工代赈方式让牧民参与治沙,增加牧民收入。”苏尼特右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任志忠介绍,今年全旗预计治沙约110万亩,其中牧民参与治沙面积约占70%,预计向牧民支付的管护费和务工费约占工程款总额30%,全旗近2000名牧民将由此获益。

  浑善达克沙地上工人们在加紧治沙。新华社记者 贺书琛 摄

  据了解,锡林郭勒盟是浑善达克沙地治理的主阵地,盟内的浑善达克沙地面积为4809.5万亩,占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的83%。

  2024年,锡林郭勒盟完成沙地治理约379万亩。“今年我们计划投资19.05亿元,完成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林草生态建设任务566万亩。”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乌日根巴雅尔说,锡林郭勒盟采取多元治理机制,确定“谁的草场谁申请、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机制,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沙地治理的积极性。

  2024年,锡林郭勒盟有137个农牧民合作组织、6000余名农牧民参与沙地治理,承担建设任务占工程总任务的70%以上,人均增收约1.2万元。

  图为浑善达克沙地治理现场。新华社记者 贺书琛 摄

  “简易项目靠牧民,遇到困难用科技。”任志忠介绍,如今通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利用多种机制让多方参与治沙产业,推动科技手段在治沙中应用,不仅降低了治沙的成本,更提升了防沙治沙的效率。

  在紧邻边境的沙地上,不少沙丘人工栽植沙障、播种难度大,无人机飞播、牵引式沙障车、荒漠化综合治理机器人等科技治沙手段派上用场,极大提升了治沙效率。苏尼特右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弓志强介绍:“以前人工每天栽植沙障约两亩,机器效率翻了2至3倍。人工播撒草种一天仅约一亩,无人机的效率是人工的200到300倍。”

  “锡林郭勒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提升沙地治理能力。”乌日根巴雅尔介绍,锡林郭勒盟积极发展与沙地治理相关的育苗育种产业,就地就近采购树种、草种、沙障等治理材料,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截至目前,全盟144个种苗生产经营市场主体,共提供种苗2700万株、黄柳插条1.14亿株。”乌日根巴雅尔说。

  此外,锡林郭勒盟与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联合建立“博士服务站”,大力推广沙地疏林草原保护建设调控技术和退化植被种群更新复壮技术,建立沙化土地修复示范区2个,总规模达到1万亩以上。通过各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锡林郭勒盟治沙整体效率提高30%左右,浑善达克沙地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 相关阅读
  • 泽连斯基:将不出席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乌俄谈判

      新华社安卡拉5月15日电(记者熊思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5日在乌克兰驻土耳其使馆举行的记者会上说,他本人将不出席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乌俄谈判,乌方将派遣高级别代表团参加这一谈判。  泽连斯基15日中午抵达土耳其...

    时间:05-15
  • 乍得南部发生暴力冲突致35死6伤

      新华社雅温得5月15日电(记者王泽)恩贾梅纳消息:乍得政府15日发布公报说,该国南部西洛贡省14日发生暴力冲突,造成35人死亡、6人受伤。  公报说,乍得国防和安全部队迅速介入并设法控制了局势。乍得总理哈里纳已指示政府...

    时间:05-15
  • 专访|“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访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专访|“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访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  新华社记者孙丁 缪晓娟   “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丹麦企业家、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外文名:西蒙·...

    时间:05-15
  •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年度会议聚焦支持乌克兰

      新华社伦敦5月15日电(记者赵小娜)欧洲复兴开发银行2025年度会议暨商业论坛于13日至1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会议核心议题之一是支持乌克兰重建,公布了多项与之有关的融资项目和援助措施。  欧洲复兴...

    时间:05-15
  •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习近平主席复信坚定丹麦和欧洲工商界人士对华合作的信心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习近平主席复信坚定丹麦和欧洲工商界人士对华合作的信心  新华社记者孙奕、缪晓娟、唐诗凝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

    时间:05-15
  • 商务部:敦促美方尽快停止232关税措施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潘洁、谢希瑶)关于美方针对进口汽车、钢铝的232关税,以及对进口药品发起232调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15日表示,美方做法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径,敦促美方尽快停止232关税措...

    时间:05-15
  • 商务部回应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潘洁、谢希瑶)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日前发布公告指出,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华为Ascend芯片都违反了美国的出口管制。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15日表示,美方公告是典型的非市场和...

    时间:05-15
  • 经贸合作为中拉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3月7日,2025拉美国家投资推介会在广州举办。新华社发  新华社广州5月15日电 题:经贸合作为中拉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新华社记者陆浩、陈雨峥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

    时间:05-15
  • 记者手记|一家“会哕”的博物馆

      新华社柏林5月15日电 记者手记|一家“会哕”的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刘旸 黄燕  当你要参观一家博物馆,拿到的不是门票,而是呕吐袋,会不会纳闷它是什么博物馆,隐隐地还感到有点儿恶心?&emsp...

    时间:05-15
  • 旅奥大熊猫“荷风”“兰韵”亮相维也纳

      新华社维也纳5月15日电(记者孟凡宇 于涛)旅奥中国大熊猫“荷风”和“兰韵”14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美泉宫动物园正式亮相。  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在当天举行的欢迎仪式致辞中表示,大熊猫“荷风”和“兰韵”象征着奥...

    时间:05-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