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特稿丨为什么这一纪念不能忘却

2025-05-18 11:41: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特稿|为什么这一纪念不能忘却

  新华社记者缪晓娟 商婧

  “你们的纪录片《莫斯科的朋友们》真实展现了今天的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对二战的集体记忆,我看后深受触动。我的爷爷和外公都是二战老战士,奶奶和外婆都经历过列宁格勒保卫战。”

  一条来自“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联络部主任安娜·别尔金娜的讯息,将记者的思绪从天朗气清的北京,拉回不久前春光明媚的莫斯科红场。

  15日和16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连续两天在其纪录片频道晚间黄金时段转播新华社纪录片《莫斯科的朋友们》,引起许多俄罗斯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这部作品从中国视角讲述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非凡意义。”“今日俄罗斯”电视台频道总监叶卡捷琳娜·雅科夫列娃给记者留言说,“苏联和中国都曾付出巨大牺牲。我们必须铭记这段历史,绝不允许历史真相被歪曲。”

  在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记者在莫斯科同数位老友新朋聊起关于二战的记忆、和平的意义以及各自心中对未来的期待。透过他们,能分明感受到中俄人民对历史有着跨越时空的共鸣,对未来充满携手发展的期许。 

  铭记历史“是向先辈致敬”

  “一小节链条象征10个逝去的生命。这里有260万节链条,象征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约2600万人。”

  在莫斯科胜利博物馆“胜利面孔”展厅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首席新闻制片人德米特里·列昂季耶夫仰望大厅上方悬挂着的根根链条,向我们讲述它们的意义。

  博物馆1995年对外开放,那年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列昂季耶夫告诉记者,当年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参加战斗。如今,每个俄罗斯人都可以来这座博物馆录入照片、撰写资料,纪念自己的亲人。在已收集的100多万张照片里,也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父亲的照片。

  “对俄罗斯人来说,5月9日‘胜利日’非常重要。如果苏联没有赢得这场战争,今天的俄罗斯将不复存在。”列昂季耶夫说,“铭记这段战争历史是向先辈致敬。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有我们的今天。”

  “中国朋友能够深刻地理解我们的感受,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同样关乎民族存亡。”列昂季耶夫说,“德军、日军在我们的土地上犯下滔天罪行。两国战士并肩奋战,为民族而抛却个人生死,这样的共同经历深深拉近了我们的关系。”

  “80年前的浩劫绝不能重演”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那是历史性的时刻。”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亚历山大·博布罗夫说。他带领记者来到12年前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演讲的会议厅外。

  博布罗夫说,那一年,他读大学二年级,对中国的认识仍然受到西方舆论影响。

  “听了习近平主席2013年的演讲,我开始研读关于中国和欧亚大陆历史的著作。”博布罗夫说,“我的世界观发生了极大转变。”

  博布罗夫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影响了许多人的思维方式,这一理念“强调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共同性,为世界带来全新的视角”。

  会议厅对面,一条巨大的、红底白字的俄文标语映入眼帘。“为了庆祝伟大胜利。1945-2025。”博布罗夫为我们翻译道。

  谈起5月9日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博布罗夫说:“这不是为了炫耀军力,而是警示世人,80年前的浩劫绝不能重演。”“这是为了铭记共同的历史,以守护我们更好的未来。”

  他说,一些西方国家歪曲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历史,这是“严重的历史错误”,“因为这(卫国战争)不仅是俄罗斯的胜利,更是人类共同的胜利”。

  “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中流砥柱”

  “这枚奖章属于我的岳父。1941年,他主动请缨上前线作战,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受了重伤。”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说。在他的家中,记者见到这枚苏联老战士的荣誉勋章,也看到多部塔夫罗夫斯基所著的关于中国的书籍。

  作为俄罗斯知名汉学家,塔夫罗夫斯基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理念和倡议有着深入研究。

  “这些重要理念和倡议,犹如大海中的灯塔。在风浪中,你仍然能看到那道光。”塔夫罗夫斯基说,中国正沿着自己的道路坚定前行,这条道路通往人类的共同未来。

  塔夫罗夫斯基说,俄中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表明“我们的历史观建立在共同的事实基础上”。在他看来,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新型大国关系践行中国哲学中的“和而不同”理念——两国不是军事盟友,而是同行伙伴。

  “得益于此,一个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塔夫罗夫斯基说,在两国高层战略引领下,俄中成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中流砥柱”。俄中在国际事务中守望相助。那些挑拨两国关系的企图注定失败。

  他特别提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电视作品和展览来到俄罗斯,让俄罗斯民众有机会感受不同文化。

  当谈及对未来的期待时,塔夫罗夫斯基说,重要的是“消弭战争”,世界需要开放合作,同时需要文明交流。“和平、贸易、文明交流,我认为这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情。”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