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新闻调查丨在日本,南京大屠杀历史缘何被选择性遗忘

2025-08-14 15:27: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北京8月14日电 新闻调查|在日本,南京大屠杀历史缘何被选择性遗忘

  新华社记者郭丹 李子越 蒋芳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全球多地陆续上映之际,记者来到位于日本东京的和平祈念展示资料馆外,以“你知道南京大屠杀吗?”为问题,采访了一些刚刚走出展厅的观众,得到以下这些答案:

  “好像听说过这个词,但具体内容一概不知。”一名40岁左右的女性说。

  “听说过,但具体内容不太清楚。”几名女中学生告诉记者,“好像是在铁路上设置了炸弹?”“好像是虐待劳工或者强迫劳动之类的吧?”

  只有一名60岁左右的老人说:“具体的细节不太清楚,但确实看到过一些非常残忍的画面。我记得看到过日本士兵屠杀中国人的画面。”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南京大屠杀发生88周年。那场浩劫中,30万中国人惨遭屠戮。而今,日本民众普遍对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无知无感。那么,是什么导致日本对南京大屠杀“选择性遗忘”?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生一语道破了其中关键:“在日本,忘记南京大屠杀是人为的、系统化的行为。”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从战犯翻身一跃成为日本首相的岸信介等人就开始进行系统化的相关历史翻案工作。到七八十年代,日本社会甚至政府内部很多大臣开始故意用‘讲错话’的方式来混淆民众视听。比如‘一不小心’把‘侵略中国’说成‘进入中国’。九十年代后,特别是安倍晋三2012年第二次上台后,日本中小学教材开始被大量修改,社会上也开始通过绘本、漫画、影视等多种方式向日本民众灌输‘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或者存疑的观点。因此,80多年后,对南京大屠杀保持正确历史认知的日本民众越来越少。”张生说。

  日本现行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及其历史背景这样表述:

  “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在占领南京期间屠杀了20万人以上平民(即南京事件)。但在日本学界,对屠杀的人数没有定论,有10多万至20万、4万到5万、1万人左右之说,也有杀死俘虏等2万人或杀死平民数千人等说法。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张,屠杀了30万人以上。”

  在一些立场右倾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对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大规模杀人、抢劫、强奸等滔天罪行只字不提,反而一味质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裁定,更有甚者彻底抹去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表述。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距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结束也已过去70多年。然而,日本教科书仍旧质疑审判结果,反复拿遇难者人数做文章,这是为何?

  “这是因为日本认识到,在当时条件下,中国当局不可能在南京一具具地数尸体,这样一来,日本侵略者实际上就给中国设置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以此为依据来否定南京大屠杀,否定整个东京审判的结果,否定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张生说。

  历史不容篡改,事实不容否定。无论是当时日本人为“耀武扬威”而拍摄的杀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照片,还是日军部队自己记录的《战斗详报》《阵中日志》,或是外国媒体记者的报道,亦或是当时身处南京的国际友人留下的记录……各种史料无一不诉说着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

  日本僧人大东仁是一名在日本持续20年收集侵华日军相关史料的寺庙住持。截至今年8月,他收集、转交及无偿捐赠给南京的史料已接近4000份。如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陈列的《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三联队的南京附近战斗详报》和《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三十六联队的阵中日志》等珍贵史料就来自大东仁。

  “今年,我要捐赠给南京的是攻打南京的日军中将柳川平助的6本相册。这些相册中的照片有许多未公开过,值得逐张仔细研究。”大东仁说。

  从2004年至今,在南京出生的美籍华人鲁照宁已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史料2100余件。在纪念馆里,鲁照宁指着墙上一张被放在铁栅栏上的头颅照片对记者说,他最初在美国《生活》杂志上看到过这张照片,后来又收集到一张被联合国办公室收录并配有图片说明的相同照片,便捐赠给纪念馆。

  记者注意到,这张照片出现在电影《南京照相馆》中。

  在纪念馆的逝者人名墙前,记者尝试与鲁照宁一起寻找他的家人。突然,“鲁葆寅”三个字映入眼帘。鲁照宁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二爷爷的名字,这就是我的家人。”鲁照宁告诉记者,他的二爷爷是被日军用刺刀刺死的。“国史也是家史,因为没有国就没有家。”鲁照宁悲痛地说。

  2015年,包括著名的《拉贝日记》《程瑞芳日记》《贝德士文献》、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等多份一手史料,共同作为《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也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记忆。

  “今天,任何一个想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人,都可以在世界多国、用多种文字找到相关史料。中国学者也在尽最大努力从世界各地收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相关档案、历史报道和文献,并努力用多种语言加强向世界传播中国自己的研究成果。”张生告诉记者。

  “日本右翼人士的攻击并不可怕,至少说明我还在和他们进行关于侵略历史的争论。但对历史漠不关心的日本人,我和他们之间连对话都没有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漠不关心’其实才是更可怕的事。”大东仁说。

  • 相关阅读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放宽商业航天管制

      新华社华盛顿8月14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签署一项行政令,旨在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商业航天产业,确保美国在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据白宫网站13日发表的声明,该行政令要求取消或加快对飞行器发射...

    时间:08-14
  • 英国10岁女孩成为国际象棋最年轻女子国际大师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英国一名10岁女孩日前获得国际象棋联合会“女子国际大师”称号,成为获此称号最年轻的选手。  据英国广播公司13日报道,本月早些时候,在英国利物浦举行的国际象棋英国冠军赛上,来自伦敦的印度...

    时间:08-14
  • 朝鲜无意拆除朝韩边境扩音器

      新华社平壤8月14日电(记者冯亚松 王超)据朝中社14日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当天发表谈话说,朝鲜从来没有撤回在朝韩边境布置的扩音器,也无意撤回。  针对韩国日前称发现朝方在边境...

    时间:08-14
  • 热点问答丨对美俄总统会晤,欧洲担心什么?

      新华社柏林8月13日电 热点问答丨对美俄总统会晤,欧洲担心什么?  新华社记者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定于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讨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长期方案。1...

    时间:08-14
  • 民调:多数瑞士人反对在关税问题上对美让步

      新华社日内瓦8月13日电(记者王娅楠)瑞士媒体13日援引当日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报道,尽管美国征收的高额关税可能伤害瑞士经济,但大多数瑞士人反对作出让步。  这项民调由英国舆观调查公司于8月5日至11日进行,共1260名...

    时间:08-14
  •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妻子金建希被捕后首次到案接受调查

      新华社首尔8月14日电(记者陈怡 孙一然)据韩国媒体14日报道,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妻子金建希当天上午到达特检组办公室,接受被捕后的首次传唤调查。  金建希于当地时间8时40分(北京时间7时40分)许从首尔...

    时间:08-14
  • 通讯|突尼斯椰枣商期待在中国开创“甜蜜事业”

      新华社突尼斯8月14日电 通讯|突尼斯椰枣商期待在中国开创“甜蜜事业”  新华社记者黄灵  椰枣被称为“沙漠面包”,是阿拉伯国家广泛种植的一种重要作物,人工栽培已有数千年历史。突尼斯是世界椰枣主要生产国和...

    时间:08-14
  • “普特会”前 欧美乌视频会“通气”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3日称,欧洲和美国领导人当天就与俄方谈判原则达成五项共识,包括乌方必须直接参与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若俄方不同意停火则应加强对俄制裁等。  美国总统...

    时间:08-14
  • 新华社快讯: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妻子金建希抵达特检组办公室,接受被捕后的首次调查

      新华社快讯:据韩国媒体14日报道,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妻子金建希抵达特检组办公室,接受被捕后的首次调查。 ...

    时间:08-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