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宗福:说意外又不意外。意外的是我真被安排进了高校;不意外的是,我曾经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过想去高校研究汉字搞学术的想法,结果媒体一渲染,组织部门“就汤下面”,自然就进了高校。组织上找我谈话只告诉我结果,什么原因自己琢磨。
记者:很多人会觉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跟你之前在网上实名发帖炮轰张艺谋,批判高房价有关?
姜宗福:我只能说不是偶然,我在书里有交代。
记者:我注意到,你比较喜欢批判。这种批判的特质,适合官场吗?
姜宗福:不适合。
过去有专车现在搭公交
姜市长,这个称呼似乎更有社会认同感,我是凡人,也会虚荣。
记者:从副市长到院长助理,还是会有落差感吧?
姜宗福:也谈不上落差感,不方便倒是真的,过去有专车,现在得搭公交车,往返得两个小时。
记者:从“姜记者”、“姜所长”到“姜市长”,你最喜欢哪个称呼?
姜宗福:当然还是姜市长,这个称呼似乎更有社会认同感,我是凡人,也会虚荣。
记者:能介绍一下你现在在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的工作吗?除了院长助理和经济管理系主任的职务,打算给学生上课吗?想讲什么课程?
姜宗福:院长助理是个虚职,我的实职是经管系书记兼主任。我没有教课的任务,准备进行一些改革,授之以渔,让学生未出校门先有从业经历。
业余爱好看书发帖
有人邀请经商,出价蛮高的,但我不愿意。
记者:我注意到,你比较擅长策划,有几次比较经典的旅游策划案例。离开临湘官场后,有没有人找你下海经商?
姜宗福:有啊,出价还蛮高的。
记者:看了你的微博,你希望给杂志写专栏。只是为了增加一些收入吗?
姜宗福:想增加收入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找一个发声平台。
记者:除了写作,你还有哪些业余爱好?
姜宗福:看书、发帖。仅此而已。
记者:你以后还会到网上实名发帖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吗?
姜宗福:9月份我会回来。
姜宗福其人:进入官场因一篇网帖
“当官就好比开车 越开胆子越小”
2004年姜宗福写了一篇文章《易书记,和您说几句心里话》,谈到了岳阳旅游为什么衰落,如何才能复苏,发到了岳阳当地的一个网站上。几经周折,姜宗福这个名字随后进入易炼红的视野。
2005年年底,姜宗福突然接到岳阳市委组织部的电话,他从岳阳市旅游局一个二级机构所长的位置,直接被安排到临湘市挂职市长助理。
颠覆对官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