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长王巧芬
副列车长张亮讲述当时抢险情况本报记者 邓小卫 摄
广播员许莹回想起当时情况忍不住掉下眼泪 本报记者邓小卫摄
列车司机曹继敏
■评价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关键是现场人员反应非常快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昨日在现场表示:“(没有伤亡)关键是现场人员反应非常快,车停了以后积极组织旅客向两头疏散。”
K165次列车乘务员队伍中,既有头发斑白的老职工,也有稚气未脱的小姑娘,从意外发生的19日15时17分开始,20多个小时里他们几乎都没有合过眼,因为那一幕太可怕、太紧张了。
餐车主任王宝宁列车左右摇摆就像地震
“当时的感觉就像剧烈地震,列车左右摇摆”,餐车主任王宝宁说,当时快到乘务员交接班时间,正准备给乘务员开饭,突然感觉到列车颠簸特别厉害,大家只能抓住桌椅板凳才能稳住。向窗外一看,列车正运行至石亭江大桥上,两边是滚滚江水。
凭着23年的工作经验,王宝宁意识到列车脱线了,他看见自己所在的10号车厢和后面的11号车厢错位了,11号到17号车厢都是硬座车厢,全部在桥上。
坠江车厢乘务员“我的车厢没了!”
周晓茹是16号车厢的乘务员,16号车厢正是坠江中的一节。“当时列车快到成都了,我正在拖地,感觉到明显晃动,车厢在下沉,比17号车厢低了半米多,离江水越来越近了。”她说。
接到列车长的指令后,周晓茹立即组织120多名旅客一个挨着一个走到17号车厢的车门下车。“当时有旅客吓得都哭了,也都顾不上拿行李”,周晓茹说,后来有3名旅客要回去拿行李,她赶紧阻止,就在大家撤离后的2分钟,15、16号车厢载着大多数人的行李沉入江中了。
站在江边看见自己熟悉的车厢落入江中,15号车厢乘务员王肃立忍不住哭了:“我的车厢没了!”
列车长王巧芬“乘务员是最后下车的!”
列车长王巧芬介绍说,列车通过桥梁时,幸好当时是换班吃饭时间,列车长、乘警、车辆检车长等人员都在10号餐车上。几个人立即打开软卧车厢的双侧门察看,发现1-10号车厢已驶过桥头,基本处于安全地带,11-18号车厢都停在桥上,立即决定疏散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