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留守在深山里的可怜老人们
据西安晚报讯 陕西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蓝皮书对我省老龄人口社会保障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陕西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的特点。
20世纪末,陕西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陕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39.95万人,且以每年3.3%~3.5%的速度递增。到今年老年人口将净增加近110万,达到450万人以上,到2020年又将净增加240万,达到690万人,全省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
蓝皮书调查显示,进入21世纪,陕西省GDP总量由2002年的2035.9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6851.32亿元,人均GDP也增长到了18246元,但在全国仍然偏后,排名第21位。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而陕西的老龄化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到来的,这种“未富先老”的局面给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老年人口,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的贫困。
·汉字居然可以这样写 ·深山里留守的老人们
与此同时,陕西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也越来越多。据西安市统计局统计,全市空巢老人已占到了老年人口的49%以上,留守老人的群体也越来越庞大。
如何完善陕西老年社会保障?蓝皮书建议,我省应继续做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扩面工作,尽快出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解决具有城市户口、但未参加过工作、未享受过任何养老保险待遇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积极推进新农保制度,为消除农村老年人贫困打下基础,不能把因贫困而无力参保的老年人排除在政策之外。
蓝皮书建议,我省还应以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老年服务事业,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建立示范性社区老年照料服务中心;有计划地进行养老机构建设,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调整规模、档次,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本组稿件由记者朱雪娇 实习生李琳采写
陕西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蓝皮书提出建议——
养老保险今后能否不看户口
《陕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0)》昨日首发,这是我省第一部有关人保的蓝皮书。蓝皮书建议,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方面,要逐步打破居民身份限制。
内容
神木“免费医疗”等陕西经验写入蓝皮书
《陕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0)》由省社科院和省人保厅合作完成,是我省第一部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蓝皮书。
据省人保厅副厅长翟四虎介绍,蓝皮书中既有对陕西养老保险改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陕西省医疗保障制度、陕西省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等政策的分析研究,也有对社会保障领域的创新事件如宝鸡“新农保”试点、神木“全民免费医疗”等典型案例的调查与分析等。
观点
未来20年我省仍将处于“人口红利”期
蓝皮书认为,我省人力资源总量稳定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省15岁~64岁的劳动力人口为2785.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3.8%。据预测,未来20年仍是我省的“人口红利”期,陕西应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发展。
既然我省人力资源特别发达,为什么很多企业还是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表示,“人口红利”指的是年轻劳动力的比重较高,这意味着养老的负担较轻。目前的招工难和就业难是由于人才的供给和需求错位导致的,我省应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努力将从劳动力资源大省转变成人才大省。
热点
推进“关天经济区”养老保险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