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强其人
母亲眼中的乖儿子 街坊眼中的老实人
抽屉里,有大量他绘制的瓷砖画和看过的书籍。相框里的他,面容清秀、文质彬彬。郭母说,他性格内向,什么事都闷在心里,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能把儿子和杀人犯联系起来。
在三原县城关镇西大街,提起“郭强”这个名字,村民一指说,就在前面。在一间陈旧的房前,一个女人无精打采做着家务。一问,正是郭母。
走进阴冷的弄堂,郭父正在屋里静坐,神色苍老,右眼珠通红,原来是眼部血管破裂,已经好几天了。59岁的他们坐着,说起儿子,郭母落泪了。郭父低头不语,一个劲抽烟。
“他从小很乖,从不惹事,经常被欺负,就算吃了亏也不给家里说。”郭母说,郭小时候,双腿曾被同学用针扎烂,也未向家人透露一句,直到后来,家人见其头部被打伤,找到学校才得知该情况。
郭母介绍,郭从小性格内向,整天闷在屋里看书画画,连家人也不知道他有哪些朋友。说着,郭母从床底翻出一个纸箱,从里面取出大量郭强绘制的瓷砖画,画有国家领导人、明星和他自己。瓷砖上的人像,神形兼备。
一次,见儿子爱画画,郭母便打算为其请位老师,却遭郭拒绝。郭当时说:“咱家穷,我自己学就好了。”不久,他想办法将老师的教材全部复印了回来,每天闷在屋里学习。
在外打工多年,郭从未给家里带过钱。对此,郭母表示理解,她说儿子挣的钱全都用来买书和学画画了。对于自己的东西,郭从不允许家人乱动,否则就会生气。
“实在是没想到他会杀人,我怎样都不肯相信。还想着老了家里依靠他……”郭母反复说起这句话,眼泪又掉了下来。她说,郭强还有个比他小两岁,性格却截然相反的弟弟。目前,全家人的生活就依靠低保和二儿子打工的收入。
郭母所说得到了村民的证实。在街坊眼中,郭强是个老实孩子。
“郭强是个老实孩子,性格也内向,一开始我们都不肯相信他会杀人,直到看了电视上的新闻……”一位村民说,郭强平日很懂事,也能吃苦,父母曾经做早点生意时,还能经常见他前去帮忙。
记者手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记者手记
不得不承认,这是迄今我所报道的上百个刑事案件中,最令我压抑和感到震惊的一例。在接触案件的第一时间,郭强,让我想起了马加爵。2004年2月,一名23岁的小伙在接连三个夜里,用一把铁锤夺走了4名同学的生命后潜逃。短时间内,“马加爵”三个字在全国家喻户晓。22天后,马加爵落网。
相比于马加爵,就作案手段和恶劣程度而言,郭强丝毫不比其逊色。唯一不同的是,马加爵只潜逃了22天,而距离首次作案,郭强却逃了近10年。
尽管如此,这也无非是量的改变,并无质的差别。郭强心思极为缜密,极度内向,又酷爱学习。这一点与马加爵十分相似。
万字笔记,也不知被他翻来覆去看了多少遍,多少作案的细枝末再好的狐狸也斗不过猎手节都被其谙熟于胸。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作案时如此从容。可从容归从容,无论是22天还是近10年,终究无法摆脱坠入法网的命运。
套用一句俗话——最好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有刑警透露,郭强笔记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相关刊物及媒体。而那些内容,相比于目前警方所具备的侦查手段,早就已经过时。
案件得以侦破,也是警方利用技术手段,锁定了郭强的位置。在郭强看来,自己被抓,或许是因为作案计划某个环节出现了疏漏,让自己身染嫌疑。
其实,从他着手犯罪开始,就注定了落网的结局。早与晚,至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据今日咸阳讯(蒲晓旭 雷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