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元荣说:“以前殡葬处也接到相关部门转来的大陆来信,比如,有江西、浙江等地方,请求帮忙寻找亲人骨灰罐。但因为殡葬资料很分散,以前也没有电脑可查询,类似情况基本都以"查无此人"做结。台北仅私人纳骨塔就有40多个,这种找寻的确非常困难。”朱谌之英灵返乡的消息曝光之后,朱浤源说,他已接到三份申请,有电话、有信函、有电邮。“一名七十几岁的老先生,字写得相当漂亮,让我帮忙寻找恩师。可是很难找啊。”秦风认为,清查这批有名无主骨灰罐的主人,需要核对大批数据,确实相当困难。但他也乐观估计,“只需要50万元人民币,4名工作人员,用一年时间,也许就可以整理出来。王镜宇认为,如果他们是中共特工,很多人都是化名到台湾,比如朱谌之本名朱枫,根据名册去找他们的家人,存在很大困难。朱浤源说,这就涉及档案解密的问题。当年,共产党派到台湾特工很多,台湾派到大陆去的也不会少。“可能会因为档案公开露出彼此底线,这也是目前档案无法公开的原因吧。”不过,他从学者的角度提出,两岸既然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如果还视对方为假想敌,就有点矛盾。朱浤源说,“相互拥抱、泯却恩仇,共同发展中华文化,让两岸进入一个共同繁荣新时代。这个期许是不是有点太浪漫了?”
为两岸种善因最重要
朱谌之骨灰成功移灵大陆,事情本身就具有特殊意义。朱浤源说,在两岸气氛和谐的时段下,这件事才能顺利达成。“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为两岸结一个很大的善缘。”雷元荣说,自己祖籍湖北,父亲是黄埔军校的学生,1949年到台湾。他目前是台北湖北同乡会的理事。找到朱谌之遗骸后,他在同乡会里讲起这件事,“老将军听说了,都很高兴。”照以往观念看,朱谌之在台湾是不折不扣的“匪谍”,雷元荣说,“老将军们也已经没什么匪谍不匪谍这个概念了,认为可以让他们死后回乡,不再让他们的家人只有衣冠冢,就是做了善事。”王镜宇则说,“不要用匪谍这个词,当初他们都是有理想的年轻人,都是怀着救中国的理念而来。”
秦风介绍,“根据当年的情况,被逮捕的中共特工和地下党员必须供出同志,才能存活,投降才能被接受。因此,被枪决者都应该是像朱谌之一样思想忠贞、宁死不屈,都是中共的烈士。”他认为,当年国共内战,留下一堆算不清的纠结。“目前国共关系虽然和缓,但主要仍集中在经贸合作方面,对于过去的历史恩怨,双方并未正式触及。”秦风提出,大家因宽容而反省,希望通过移灵,把和解变为事实,进而从态度升华为精神,为两岸中国人永远的和平种下善因。(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