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前想举办野广告展览
阎合德除搜集了4000多张野广告外,他还结合自己与野广告的斗争经历及所得经验,刻制光碟,撰写调查报告。报告中,仅统计的野广告电话号码就有近200个。
阎合德说,他一直有个愿望,想在西安世园会召开前,举办一次野广告展览,向学生、市民讲述野广告对城市的危害。“世园会时,肯定有许多国内外友人来到西安,野广告这个问题不解决,世园会也可能留下瑕疵。”
调查
野广告分布“有门道”
昨日,黄先生打进本报热线,称自家开的商铺上被贴满制作各类门窗的野广告,记者发现,野广告分布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不同地点张贴的野广告“很有门道”。
商铺门上多贴“卖门”野广告
记者从含光路沿大学南路西行发现,大学南路两侧许多尚未开门营业的商铺卷帘门上贴满了小广告纸片,走进一看,几乎全是制作各类“卷帘门”的联系电话。
理发店老板黄先生说,每天清晨5点多或晚上11点以后,都有许多年轻男子在关着的商铺门上贴小广告。“他们边走边贴,贴一个不到2秒钟。”黄先生说,每天早上开门,都要用刷子对门上密密麻麻的“小门”先清理。
学校附近多“办证”
太白路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附近,各类野广告不约而同地变成“办证”等内容,除了纸片类外,一些广告更是直接用喷漆喷在天桥、电线杆、墙面等处。
记者随意拨通一“办证”电话,对方称可办理各类证件,“先见货,后付款,本科毕业证220元,学生证只要15元。”
保洁员冯师傅说,学生放假,最近这一带野广告已经少了很多,“过两天开学你再看,过街天桥台阶上小广告能铺厚厚一层。”
野广告也分势力范围
除上述提到的商铺门前、学校周围野广告内容有规律外,不同地段,野广告也都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记者在北大街各医院及药店周围看到,“药品高价回收”、“医保卡套现”等内容的小广告最为集中;西安一些住宅小区楼道内,“送煤气”、“修下水管道”等服务类广告极其常见;路边汽车玻璃及门把手上,则经常会别着各类休闲中心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