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时候把稿子打回去重写,洪峰此前曾表示这是思考问题、理清思路的一个过程,“尽管提供的稿子经常不满意,但至少给了我一个对立面。我说它不行,自己就得拿个行的。这就逼得我也得思考,这成了我指导工作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理清思路的过程。”
对陕西交通发展功不可没
担任陕西省副省长期间,洪峰的目标之一是把陕西的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整个网络基本修完。
陕西的交通一直是发展瓶颈,就是在5年前,陕西也仅有一条连霍高速拦腰而过。在没通高速时,西安到延安要开车走一天;十年前过秦岭,堵车堵上四五天是常事;陕西富县的苹果熟了,也因为道路不通愁坏果农。
而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随着西安至榆林,西安至汉中、安康等高速公路的通车,长期困扰陕西发展的“交通短板”正在成为竞争新优势。现在西安到延安,只要3小时;一天时间从陕南到陕北,已经不是梦想。
陕西省政府一官员表示,陕西省的高速公路目前已经突破3000公里,跻身全国前十,这其中洪峰功不可没。
要当好市长的“参谋助手”
至此,北京市政府市长副市长架构恢复了一正九副的格局。去年年底,北京市首位院士副市长黄卫辞职,出任新疆自治区副主席,他此前分管教育、环保、城市管理、交通等方面工作。洪峰的分工尚未公布,是否会接替分管这些工作还不得而知。
洪峰任陕西省副省长以来,曾先后分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其统筹协调全省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完善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改革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体制,加快推进硬化通村公路建设,全省交通基础设施的在建规模和建设速度均居全国前列。
洪峰在发表就职感言时表示,作为首都,北京的各项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他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与新岗位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因此将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廉洁奉公,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尽快适应首都工作的特点要求,努力当好市长郭金龙的参谋助手,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人物
自己写讲话稿的副省长
“我于1998年离开北京,从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调到陕西省,工作了13年,现在回到北京,并且安排到市里工作,内心深感荣幸,尤为珍惜。作为北京市副市长,我会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地履职服务,为北京的建设发展尽职尽责地倾注心血。”———洪峰就职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