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农村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收入低看病难 无天伦之乐

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现状

2011-05-27 10:24:34

  收入不足

  近九成仍须从事农业生产

  100元能干什么?对城里人来说,可能买件衣服都不够,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个月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也就百元左右。

  调查队员走进水坪镇油坊梁村2组李发普的家。这是一个“冬冷夏热”、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岁的李发普和他84岁的瞎眼老伴生活在这里。虽然有四儿两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无力将他们接到身边赡养。“大儿早就下岗了;三儿、四儿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儿老大不小了还娶不上媳妇;两个女儿也嫁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老人一脸无奈地说,“只有二儿有工作,条件好点,现在每月给我们50元养老钱。”这50元孝敬钱,加上老两口每人每月55元新农保和45元农村低保,就是他们的所有收入。算下来,每人每月125元。

  李发普夫妇在竹溪县的“空巢老人”中,还算是“富裕户”。调查队员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养老保险金,30%左右的农村困难“空巢老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养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这点钱用于买油、买盐、穿衣、治病等都很紧张,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从经济上说,竹溪县6200多名鳏寡孤独的老人,在“空巢老人”中待遇相对要好。他们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无忧,有的居家养老也享受了国家五保政策。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为困难。

  收入不够靠什么?竹溪1.88万“空巢老人”中,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的就有1.68万人,占到近九成。这些六七十岁乃至七八十岁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种粮、种菜生活将更加艰难。

  政府应进一步调高新农保养老金标准、农村低保标准,解决他们目前的基本生活问题。

  ——调查人员建议

  看病太难

  “小病拖、大病熬”仍十分普遍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虽然农村老人绝大多数参加了新农合,可由于自费部分难以承担,门诊费用又不能报销,竹溪的“空巢老人”仍然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此外,“空巢老人”生病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顾,老伴年纪大,为患者熬药、喂药等都很费力,帮患者翻身、擦洗等就更困难了。而独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则几乎无人照料。

  除了收入太低导致“看病难”,竹溪是山区,交通不便,更加剧了“空巢老人”的“看病难”。在大山里,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5公里,到乡卫生院、县医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老人们得了急性病常常会耽误治疗,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交通问题不仅加剧看病难,老人们领农保金、低保金等也很不方便。有的边远地区的“空巢老人”到银行代发点领款,所领资金还不够往来车费。交通条件较好的水坪镇油坊梁村,“空巢老人”到镇里领款一次往返也要花20元车费。

  卫生医疗部门应加强村级医疗网点建设,让“空巢老人”小病不出村。开展巡诊活动,定期为“空巢老人”检查身体,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档案。提高“空巢老人”医疗费报销比例,减少自费数额,减轻其经济压力;银行代发部门应开展送款上门活动,让行动不便、路途远的“空巢老人”在家领款等。

  ——调查人员建议

  子女在外

  精神“空巢”最难熬

  竹溪“空巢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陷入孤寂之中。水坪镇油坊梁村1组的郭承全夫妇就是如此,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将小孩也带到打工处上学,几年时间不回家探视老人,老人反而天天为儿孙的生活状况担忧着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整天郁郁寡欢。   

  除了天伦之乐的缺失,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受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限制,竹溪县绝大多数农村没有活动室,没有图书室,更没有健身、康复的器材设备。水坪镇油坊梁村共有“空巢老人”50户,其中20户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

  竹溪县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和沟通的对象就是村干部。为此,县里要求村干部或老人的亲属与村组签订联系责任书,联系者承诺经常到被联系的“空巢老人”家中走访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政府还应加强老龄服务机构、队伍、项目建设,保障村级老年协会正常运转,逐步培养专业服务人员。同时,逐步开展村级老人活动室、文化图书室、健身运动场所建设,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空巢老人”也能老有所乐、安享晚年。(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 相关阅读
  • 富水镇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本网讯 (周银祥 程远) “生态养殖建基地,人文旅游添人气,千亩核桃千亩茶,科学发展富农家。”这是富水镇王家楼村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如今的王家楼,村民房屋错落有致,庭院美化各具特色,水泥路连户...

    时间:05-25
  • 丹凤县启动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程

      本网讯 (闫钊) 5月24日,丹凤县县人民政府在县供电分局大楼五楼会议室召开全县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启动大会,吹响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程的进军号。该县副县长汪昭斌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

    时间:05-25
  • 刑释犯奸杀七旬老人 坚持“零口供”被判死刑

    近日,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一审法院对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首例“零口供”案被告人蒙某判处死刑。     被告人蒙某,农民,文盲,广西金秀县人,曾因盗窃被劳...

    时间:05-24
  • 洛南参合老人可免费“换牙”

      本网讯 (赵晓翔 袁莉) 洛南县合疗办近日下发通知,对全县年满65周岁以上参加新农合老年人实施全口免费义齿修复。  为扩大新农合保障范围,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恢复老年人正常消化功能。洛南县对全县年满65周岁...

    时间:05-24
  • 六旬老人打死同村村民 无钱赔偿主动要求坐牢

      肥东县61岁老汉谢邦顺一锄头要了同村村民谢某某的命。昨日上午,涉嫌故意杀人罪的谢邦顺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2010年12月23日14时许,谢邦顺与同村村民谢某某因为田埂走向问题发生了争吵,并打...

    时间:05-21
  • 八旬老人花七年说服全家五口人捐赠遗体

      何申明七年说通家人  二代五口人决定捐赠遗体  本报讯(记者朱波通讯员翟媛吴友珍)昨日,青山区冶金街105社区83门8号的何申明、陈秀清老两口,向有关部门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此前7年时间里,何申明一直有捐献...

    时间:05-20
  • 日本126名超60岁老人自愿组成核电抢修敢死队

      日本126名超60岁老人自愿组成核电抢修敢死队  东电员工进入反应堆机房检修;126名老人都60岁以上,包括教授、技师等,愿进高辐射区抢修  东京电力公司19日宣布,他们已经派人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

    时间:05-20
  • 警铃入户筑起柞水农村治安防护网

      本网讯 (孟 博 汪 锳)近日,几个盗窃者,成了柞水农村治安防护网“警铃入户”工程的扑网之蝇。  “早上五点左右,天微微亮,我刚一起来,就看见七八个人在挖掘机跟前晃动,紧急之下,拿起报警器...

    时间:05-20
  • 全市万余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致富带头人

      本网讯(记者 方由朝)前不久,镇安县云盖寺镇云镇村40岁的农村妇女崔德惠,应邀到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成了我市走出国门的家政女“第一人”。像崔德惠这样受益农广校培训,全市现在在国内、省内和市...

    时间:05-20
  • 试马工商所加强农村古会市场监管

      本网讯 (代绪刚) 5月17日,清油河镇古会人潮如织。试马工商所针对古会期间河南、丹凤等外来商贩多、人流量大的特点,加大市场巡查和监管力度,严查、严管、严防、严控,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确保不发生...

    时间:05-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