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9时整,与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目考试铃声同时响起的,还有账号“马加润”的新浪微博页面成功弹发了一条新微博:“广东省今年语文高考作文是《回到原点》”,霎时“广东高考语文疑似泄题”被炒得沸沸扬扬。前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首次披露了这起“手机作弊案”:一汕头考生将手机藏于不锈钢水杯内,混进考场,趁老师发卷时把试题拍下传出,其昔日的两位高中同学(现皆为高校大一学生)场外接应,其中一名“微博控”第一时间把作文题发上微博。
昨日,在事件水落石出后,人们不禁发出疑问,什么方法能令这则微博“显摆”?这些孩子为什么在对高考舞弊全国一片喊“严打”下,仍选择以身试法?记者展开了深度调查。
眼镜手表尺子“草木皆兵”
尽管反作弊的刑侦技术能为作案细节提供指控证据,但不少“围观者”认为,如果不是马某向外发出“微博”高调引发关注,作弊者就能得逞。此外,更有“细心”网友指出,陈某的手机当属“高精密”,否则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拍出多帧高清晰度照片。
据了解,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包括高考在内的国内考试作弊手段也日益向高科技“看齐”。记者发现,从过去因BP机、手机出现后炒热一时的无线通信作弊手段,逐渐发展到带有针孔摄像头的高精尖硬件作弊,内地省份尤为多发。
“甚至不乏利用手表、橡皮和铅笔等普通物件作弊的案件。”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举例说,以尺子为例:考生只需用一支带磁性的笔靠近它,尺子上的微型显示屏便可接收由场外信号发射器传来的考题答案。“不仅如此,有些尺子还装有屏幕锁,可在危急时刻变身普通尺子,助考生逃过一劫。”
记者还在网上的“卖方市场”发现,还有一些“最新作弊武器”,比如由两副眼镜及无线接收器等组成的“眼镜蛇”,可以里应外合。戴上它之后,就可以看到正确的高考试题答案;有的出售手表的“公司”雇枪手佩戴针孔摄像机或者录字笔混入高考学生中,然后再通过某种手段将答案传到购买答案的学生的作弊手表中。
高科技作弊也离不开“人为”
在广东今年这起手机作弊案内,发出“微博”的马某是在校大学生,而另一负责代做题的“合伙人”颜某更是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成绩优秀。“陈某传出的彩信并不单是作文题,还有其他语文试题”,马某将作文题发上微博,其他语文试题则发给了颜某代做。
根据目前的调查情况,马、颜二人为陈某的昔日高中同窗,去年,马、颜二人考入大学,但陈某落榜,今年以复读生身份参加高考。高考前,陈某向马某“求助”,于是,马某和陈某在高考前密谋了这场作弊。
记者翻阅近年来的多起高考作弊案发现,不管涉案设备的科技含量有多高,或是作弊手段有多隐蔽,但基本上都离不开幕后的答题“枪手”,而这个幕后“枪手”竟然多数是已经迈入象牙塔的在校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