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作案动机有的如马、颜二人的“为朋友不惜两肋插刀”,有的则是在看到作弊暴利后,铤而走险。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另一位工作经验丰富的考务工作者告诉记者,在今年高考前截获的省外一起作弊案也显示,该犯罪团伙的主犯竟然是一名在读研究生。该学生家庭并不富裕,为了筹集学费,家里用楼房作抵押贷款供其读研。由于感到压力,当了解作弊存在暴利后,以身试法。
作弊防范年年“升级换代”
事实上,为了给考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应考环境,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相关部门一直以来都严打各类作弊行为,对日益转向高科技的作弊手段也配之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作弊手段。比如,人工监考、AB卷、指纹验证、电子眼、手机屏蔽器、无线电检测设备,到今年广东、内蒙古等地启用的金属探测仪等,也是逐步升级。有的地方还由学校提供考试文具、禁止戴手表进考场等。教育部也与相关科研和高校部门研究合作防范高科技作弊的办法。
但对于极个别的作弊行为,全国各地仍防不胜防。(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