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銮说,“份子钱”本来是一种正常的人际交往,是维系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培根曾经说过,没有情义的社会就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在礼尚往来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融洽,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一个有人情味的社会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其实,‘份子钱’越给越多,也说明老百姓手头有钱了,以前想给多了也没有啊!但如果份子钱变了味道,没有节制的人情消费确实让人担忧。”
专家表示,“随礼风”盛行,容易造成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更令人担忧的是“份子钱”可能演变成变相的“行贿索贿”,成为一部分人敛财的一种手段。
“我们这儿的行情是同事之间随50元—100元,如果领导办事的话就多点儿。”潘霞是河北省一个县级中学的老师,爱人在当地的一家政府部门工作。潘霞告诉记者,今年共有3个领导办喜事,1个领导办丧事,每人至少随了200元。“领导请客,你又不能不去,给少了还不好意思。办喜事的至少摆了100桌,算算那得收多少礼金呀!”
那么,份子钱能不能免了呢?
“正常的礼尚往来无可厚非,但不能把友谊物质化,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亲情、友情,更不能将其蒙上功利色彩。”夏学銮认为,短期之内份子钱是难以消除的,但不要让“红包”给自己带来压力,应该根据个人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而不应为了虚荣心、面子好看而让自己的生活出现窘况。
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应多加引导,在全社会提倡简朴的社会风气,比如多兴办公益婚礼、集体婚礼等;同时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禁止大摆宴席,铺张浪费。在农村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减少随礼的名目,降低礼金标准,把反对大操大办纳入到村规民约中加以管理。记者了解到,娄西艮所在的高集镇,每个村都设有“白事理事会”,丧事由理事会统一办,每家开销在3000元以内,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随份子的风气。
对那些希望借“随份子”拉近同事、朋友间关系的现象,夏学銮认为,增进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种,金钱是买不来友情和亲情的,应提倡一种温馨、和谐、简朴的人际关系。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