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已被关停的“315”网站负责人透露,随着“315”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交钱消灾”,而是利用这些“315”网站攻击竞争对手。
这名负责人称,去年就曾发生“同为小家电生产的A企业和B企业,在市场上为竞争对手。A企业先借助一家‘315’网站上消费者针对B企业的投诉,联合打击B企业;后来,A企业和这家‘315’网站产生矛盾,A企业又借助媒体,打击这家网站”。
30岁的仝思(化名)曾是一家“315”网站的高管,他坦言,常有企业跟网站联系,想购买网站上对竞争对手的投诉信息,“这样的交易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315”网站除了接受消费者投诉外,还涉足环保、征地、拆迁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更解决不了,但来钱更多。”一家网站人员说,利用QQ群、网站转载等渠道,地方上一些政府部门和单位都害怕,“同样是删帖,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
■ 监管
李逵在睡觉 李鬼就当道
数量众多的“315”网站,是如何注册并上线运营的?
低投入低风险高产出
一家“315”网站的负责人介绍,建立一个网站,需购买域名、服务器,“一般的315网站域名不到300元,租用一个服务器,一年费用大约八九百元。”除此之外,网站的装修费用1000元,“一两天就能完成”。
这名负责人称,日常维护网站一两个人就够,租个地方或是在家就能办公,“除了工资等着收钱就行了。”而每删除一个帖子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上万元,“就按照最低成本的算,删个三五条帖子,整个网站就算回本了。”
低投入低风险高产出,是“315”网站遍地开花的因素之一。“成本太低,即使被查封,花数百元重新注册域名,连服务器都不用换,重新来过,照样删帖收费。”上述负责人说。
备案假信息难寻踪迹
“315维权网(315weiquan)”、“315专区(315zq)”,两家网站留有相同的联系QQ,声明是“政府部门不良信息处理服务热线”,但客服表示“只要付费,自由删帖”。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 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显示,“315维权网(315weiquan)”的备案号为鄂ICP备09036620号-1,网站主办单位为个人,备案名为“保密网”。“315专区(315zq)”的备案信息则为冀ICP备11018857号-1,主办单位也为个人,网站名称为“追求网”。两个网站均无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查询域名注册信息,两个网站注册信息中联系电话都是10位数字。
“10位的电话意味着注册信息是假的,即使这些网站肆意向企业收取删帖费,相关部门想要查处,也很难找到踪迹。”一家正规网站的负责人说。
《中国互联网网络域名管理办法》规定,域名持有者提交的域名注册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予以注销。
工信部ICP/IP网站备案咨询投诉部门的工作人员称,工信部只提供备案,并不对网站内容进行监管。但每个经营性质网站备案信息中,都须有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无此证却进行经营性业务则违反规定,消费者可向工商部门投诉。
北京嘉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苏怀东认为,网站以要曝光投诉威胁企业,获得不法利益,甚至恶意散布对企业不利的信息,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损害商业信誉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