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得很严格,但记者在走访养殖户时发现,一些养殖户并未在出栏前一周停止用药。“肉鸡在37天的时候,已经长到4斤多了,如果因为得病死一片,就赔大了。”李强说。
朱毅表示,在畜禽养殖中,抗生素滥用是可能存在的,因为我国对禽肉含有抗生素的检测并不严格,很容易导致抗生素超标禽肉流入市场。
不过,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使用,已慢慢得到相关部门的注意。2011年9月,农业部就曾发布消息称,为提升消费者对畜牧产品的信赖,拟计划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洋鸡、土鸡都在快速生长
而这次“肯德基45天速成鸡”事件为什么引起大众如此强烈的关注甚至反感呢?“大众的知识储备和现实情况出现了巨大的反差,”科学松鼠会成员瘦驼告诉记者,正是由于这种反差,才让消费者闻此消息非常不舒服。“消费者感慨于鸡肉速成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超级稻呢?”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李俊对记者说,水稻亩产突破900公斤,这个生长速度放在以前,也是人们难以想象的。
白羽肉鸡,作为一种“快大型肉鸡”品种,正是由产自英国的白洛克鸡,经过一代代杂交育种改良,才于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出现在欧美国家。
而白羽肉鸡从诞生走向兴盛,则是由于市场拉动。1952年和1954年,肯德基快餐与麦当劳快餐相继成立。因白羽肉鸡的肉质特点适合烤制、烹炸,于是伴随快餐业的兴盛,规模化大型养鸡业急速扩张。
上世纪80年代,白羽肉鸡被引入我国。随后,肯德基和麦当劳也分别在1987年和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市场需要,以及生长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白羽肉鸡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逯言告诉记者,白羽肉鸡与猪、牛等家畜相比,是最节粮的畜禽产品,“1.8斤左右的饲料,就能转化为1斤鸡肉。”
在这种快餐业急速扩张趋势的带动下,“我国快速跟进美国工厂化农业规模化养殖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因为这种养殖模式的生产效率极高,传统的散养模式被指责为落后的养殖方式,而逐渐被市场所抛弃。
于是,出栏时间最短在100天以上,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散养土鸡,渐渐被白羽肉鸡所取代。后者被放入规范化的养鸡棚中,喂养统一、高效的饲料,注射、服用计划中的疫苗和药物,以前者几倍的速度生长,并最终被送入生产线。
据公开数据显示,1984年,肉鸡长到2.0kg体重需49天,而到2010年却只需34天,26年间缩短了15天,平均每年缩短大约0.58天。受其影响,我国的本土鸡也加入快速成长浪潮。“现在的黄羽肉鸡就是杂交育种改良,78天就能出栏。”张李俊说。
重塑过去“吃草的牛肉”时代
“现在的鸡已经不是鸡了,是肉坨。”郑风田说,快速生长的肉鸡,已经丧失了它区别于其他畜禽的口味。在记者采访中,一些养殖户也表示,自己不敢吃亲手养出来的肉鸡。
郑风田的忧虑,不仅在于鸡肉口味的丧失。他曾亲眼目睹养鸡场鸡舍内拥挤的景象,“封闭的、高密度的养殖环境,催肥饲料喂养它们快速成长,让我感觉这些鸡很脆弱。”
在他看来,封闭、密集的养殖环境,会让鸡的疾病变得更复杂,抗病药物使用增多。“工厂化养殖,追求高速度、高成长、高利润,安全问题就难以解决。”郑风田说,自从看了养鸡场之后,他自己就很少吃鸡肉了。
此次走入舆论风暴眼中的白羽肉鸡,已经不是第一种被赋予“速成”一词的畜禽了。28天即可长成出栏的樱桃鸭,以及6个月就能长到200斤的猪,都曾给人们的肉类消费带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