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一个讲究‘快’,被‘快’字充斥的年代。”有网友这样感慨。
“短期来看可能影响不大,但从长期来看问题很大。”郑风田说,“速成肉”动物生长无福利,人类长期食用此类食品,退早会付出代价。他告诉记者,在美国,因为对“速成肉”的大量消费,已经产生了大量的肥胖人群。而这些人群多为社会底层消费者,而中产阶级以上阶层健康意识比较强,体型上基本正常。
郑风田认为,对这些速成肉类的无节制消费,会让国人走上美国消费者曾经走过的老路:肥胖速度加快、心血管病高发。“在我国,肯德基、麦当劳被打造成高价白领食品,白领和他们的孩子的专食,这也使我国出现刚好跟美国人不一样的体型特色:富有者高速变胖,一般的穷人反而体型正常。”郑风田说。
然而,在经过了“速成肉”高速发展阶段之后,欧美等国已经开始反思。
欧盟国家开始关注动物福利。2010年6月生效的欧盟肉鸡福利法规要求,鸡群一群最大数量为500只,最大密度为33千克/平方米。此外,该标准对其他情况也做了规定,如最短的让鸡休息的黑暗时间、正确的可执行的通风换气参数等。从2012年1月起,欧盟限令未达标的13个国家的家禽饲养者,在两个月内改善母鸡的处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美国也慢慢兴起回归传统的运动,参与者呼吁,回到过去的吃草的牛肉时代,重塑“吃草的牛肉”。该运动获得了美国中产阶级的高度认同。
“我最担心的,就是工业化模式横扫一切。”郑风田说,渐渐被工业化养殖模式摧毁的传统散养模式,其实恰恰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对这一点,我国的消费者还未获得充足的认知。
2010年12月4日,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的演讲中曾说,“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他毒药。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齐鲁晚报》)
■记者手记
“反智主义”的怪圈
这是一个几乎所有有关人们健康的事件都要经历的过程——猛料、质疑、辟谣、讨论、反思,“肯德基肉鸡45天速成”事件如此,前一阵我去采访的衡阳“黄金大米”试验亦如此。
其实,无论是速成鸡,还是转基因大米,都很快有业内人士和专家跟帖,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解释。但在食品安全事件频频被曝光的今天,专家的话很快被“过滤”和“消解”,甚至网友对专家“拍砖”。
对快大型规模化饲养的肉鸡,人们无法接受其生长速度如此之快,认为生长速度必然影响鸡肉品质;人们也怀疑抗生素药物到底在鸡肉中有无残留,进而影响自己的健康。
与之类似,对于转基因食品,由于其一直存在争论,人们无法确定它是否存在危害性,因此也颇为纠结。
面对这些复杂、纠结的情绪,人们至今找不到一个真正令自己信服的回答,即使官方与相关专家反复解释,但仍有很多人表示怀疑。渐渐地,许多人陷入“反智主义”怪圈,专家越是解释,人们越不信任,甚至直指科技和知识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
科学松鼠会成员瘦驼告诉我,人们的这种纠结情绪,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知识储备和常识积累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权威公信力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