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丝绸之路申遗名单正式公布 陕西7处申遗点"上榜"

陕西7处申遗点"上榜"

2013-03-13 14:41:16

  此后,根据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协商确定的技术路线和我国丝绸之路遗迹的现实情况,国家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初步确定了丝绸之路首批申遗的大名单,并着手开展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推进工作。据了解,丝绸之路中国段目前提出的遗产点入围申遗预备名单,分布在陕西、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五省区,涉及考古遗址、古建筑、古塔、墓葬等文物类型。

  今年3月4日,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在签署《关于保护丝绸之路遗产的联合协定》仪式上透露,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申遗文本已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称确定为“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

  该项目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它的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线包括了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聚落遗迹、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注:此为首批申报项目),以及沿途丰富的特色地理环境,申报遗产区总面积为42680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的总面积为234464公顷。其中,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包括河南省4处、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遗产。

  此前,关于“丝绸之路”申遗的预备名单也曾多次公布,但都是“预备”,而非“正式

  陕西省申遗点数量最多

  与国内其他省份和城市相比,我省是列入名单遗产点数量最多的省份。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彬县大佛寺石窟、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等首批7处遗产列入丝路“申遗”名单。已完成7处“申遗”文物点的保护管理规划,申报文本材料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各“申遗”点的总体规划正在抓紧修改完善,相关市政府已颁布“申遗”文物点专项管理办法,各点文物保护、环境整治、陈列展示方案等已经编制完成,各项工程正在抓紧实施,遗产保护和“申报”工作进展顺利。

  所有这一切,都已彰显出一个事实:陕西丝绸之路申遗进入了冲刺阶段。

  据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介绍,2006年9月11日,陕西省政府正式印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做好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陕西段)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申遗第一次明确地出现在省政府的文件中。为此,陕西成立了“陕西省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编写出台了《丝绸之路陕西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综合报告》和《丝绸之路陕西段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申报名录》等文件。

  尤其是从2010年以来,陕西配合丝路申遗组织开展的展览和群众性宣传活动势头正盛。由西北五省区文博单位共同举办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大型联合展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幕;历时55天,穿越15000公里“重走丝绸之路助力跨国申遗”大型采访考察活动点燃了社会各个层面参与申遗、支持申遗、认知申遗的热情;由国内著名画家组成的“彩绘丝路——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将丝路沿线的盛景以文化艺术的形式进行了升华……

  目前,陕西省申遗保护管理规划、管理办法及文本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申遗档案建立、文物保护展示工程、环境整治等工作正在有序进展。“在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陕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历史文化优势。”赵荣说,陕西能进入预备名单的遗产点都是丝绸之路从开通、发展直至繁荣、鼎盛时期的重要文化遗产,都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典型代表,对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秦都市报)

  • 相关阅读
  • 汉魏洛阳城遗迹进入“丝路”申遗名单

      来自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的消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魏洛阳城遗迹(阊阖门、宫城)进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丝绸之路申遗名单。  今年上半年,国家文物局将对首批进入“丝路”申遗名单的遗产点进行...

    时间:05-10
  • 崤函古道入围中国首批“丝路”申遗名单

      记者3日从河南省三门峡市政府获悉,位于该市陕县境内的崤函古道入围中国丝绸之路首批申遗名单。  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丝绸之路首批申遗名单中,共有24处项目,崤函古道是其中1处项目。  崤函古道是东...

    时间:05-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