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上旬,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陕西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这一重大发展机遇面前,陕西旅游人热情高涨,跃跃欲试。2013年国庆长假,全省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 2850.35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的数字背后,折射出陕西旅游强大的发展力,越来越多的游客对这片厚土充满向往,选择各种方式畅游“大美陕西”。2013年11月,初冬时节,三秦都市报记者专访了省旅游局局长杨忠武,听他畅谈自己对旅游业发展的认识,剖析陕西旅游目前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勾画陕西旅游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当然,如何做好丝绸之路的“文章”,也是陕西旅游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谈认识 旅游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这是很多旅游从业者的共识,但事实上,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采访一开始,杨忠武的话语中就透露着对旅游行业的激情。“这不是靠嘴说的,而是有数据支撑的。据统计,2011年旅游业对全球 GDP 的贡献率达9.1%,超过了汽车制造业和银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杨忠武接着介绍说,目前许多国家把发展旅游作为改善国际收支平衡、参与国际竞争和刺激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重大转变,去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并保持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外汇收入国地位。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各类旅游产品的日益丰富,我国旅游产业进入了新一轮黄金发展期。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33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次将突破1.5亿人次,中国将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世界第四大出境旅游市场。世界旅游理事会预测,中国将在202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经济体。在杨忠武看来,作为一个旅游人,只有清楚了国际国内的旅游发展大环境,才能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
谈发展 目前陕西旅游总收入占全省GDP的11.8%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陕西拥有一流的旅游资源。”谈到陕西旅游,杨忠武立刻充满了感情。关于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他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陕西拥有世界级山水,“父亲山”秦岭和“母亲河”黄河共同滋养着这片土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十三朝古都,陕西是华夏根脉;陕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兵马俑”的故乡,向世人传递着中国符号;陕西还有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家园——革命圣地延安。所有这些优秀的资源,成为陕西旅游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所在。说到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杨忠武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陕西旅游业增长势头强劲,正在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2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2.3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713亿元,相当于全省 GDP 的11.8%。其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体系逐步完善。通过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的实施,全省基本形成了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大型演艺相结合的旅游产品体系。培育形成了陕文投、陕旅集团、西旅集团、曲文投等一批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再次,统筹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陕西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今“山水人文·大美陕西”品牌在海内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内外游客来陕旅游的意愿越来越热切。最后,着力优化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显著提升。陕西旅游一直坚持以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创建A级景区、旅游示范县、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开展高星级旅游饭店标准化试点等,全行业标准化管理和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提起陕西旅游,杨忠武胸有成竹,如数家珍,并一连用了四个“走进”总结了陕西旅游的魅力和特色。走进陕西,就是阅读历史;走进陕西,就是融入文化;走进陕西,就是承接传统;走进陕西,就是享受生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