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老资格的“西安土著”,大概也都无法想到,城墙里的一片区域内,会住着这么一群人。他们能够吃饱、穿暖,但十几甚至二十年来,家里没添置过家当。冬日里,宁愿挨冻也不用电暖器。到年根,他们依靠政府帮扶。
居家环境和生活品质方面,他们并无大的奢望,只希望2014年来到前,家里能稍微变个模样。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就是几件家具、一张床,一台出声的收音机。
如果您是爱心人士或企业请拨打029-88880000,我们将竭力为您搭建爱心平台,让需要帮助的人们或家庭在这个冬日里感受到您的温暖。
西安东大街,曾经的西北第一街,陕西最知名的商业街。周末,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商铺内摩肩接踵。
东大街往北有一条街,是同样家喻户晓的西一路,贩卖海鲜、倒腾手机,也是一片繁华。就在西一路繁华的背后,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俭朴”到无法想象,如果不是记者12月4日亲眼目睹,甚至无法相信,这个城市核心区域里,寸土寸金的地方,竟然还有如此的生活。
1号家庭
成员:母亲、儿子
儿子不敢带同学回家,怕人家笑话
这是最老式的筒子楼,一条特别长的走廊,一间最普通的单元房。旧得只能算废品的房门,变形得有些扭曲了,透过门框之间的缝隙,似乎能看到里面的一切。
推开门,一股寒意扑面而来,母子俩穿着厚棉衣。房间面积不到30平方米,显得空空荡荡。
客厅,放着两把椅子,坐上去“嘎吱”作响,随时都可能会散架,除此外再无其他。卧室里,一个破旧床头柜上,铺着一块破旧木板,桌面的面积增大了,晚上睡觉是床头柜,睡觉以外,这是儿子的写字台。一张双人床,是木板拼凑起来的。
她今年58岁,从陕南来西安,是多久以前的事,她早就记不清了。她说自己没文化,什么都不会干。没让日子富起来,得了一身病,老伴患严重心脏病,几年前不幸去世了。
家里只剩母子俩,她患有胃下垂、十二指肠溃疡,2011年接受了宫颈癌手术,就算再想找份工作,也彻底是有心无力了。
母亲每月几百元的低保金,是家庭的全部来源。上初三的孩子,正是人生关键时期,补习班是必不可少,这让生活费每月仅剩300多元。除去电费和水费,就所剩无几。维持这个家庭生活,母亲精打细算,要将一分钱掰几瓣花,能省都要省下。
厨房里,放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放着的是蔬菜,却挑不出一个完好的,绿菜是菜叶,萝卜是干瘪的。她说,她每天会去市场,到菜摊边捡菜吃,这样就能省不少的钱。
她最惦记的是儿子,因为家庭摆设的破旧,同学几次想来家里,儿子都找各种理由,不让同学到自己家里来,怕同学们会笑话。提起这些,她转过身去,身体抽搐几下。她流泪了,不想让人知道。
“如果有条件的话,想重新布置下家里,让儿子同学来串门。”她说。
2号家庭
成员:男子一人
妻女离他而去家里几年没开过灯
轻敲着他家的房门,手上要控制力度,生怕力量如果大些,大门就彻底散架了。
房门打开,他穿着厚羽绒服,房间里有些阴暗,阳台门紧紧地闭着。走进房间,一股长久不通风的味道,弥漫在整个房间里。门旁边的一张双人床,一个连门都没有的柜子,是家里唯一的家具。房间内,没有任何的取暖设备。
双人床明显是拼凑的,床板比床架大不少,床看上去是非常厚,掀开床单就能看到,床上铺着破布单、泛黄的被芯。
打开阳台的木门,一股冷风瞬间吹入房内。阳台上的窗户,玻璃早已破碎,也无法关紧了。
他今年53岁,因为健康的原因,他一直都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