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他有个完整家庭,女儿今年也20多岁了,却因为家庭的贫困,几年前,妻子和女儿都离开他,至今都再也没见过,只知道她们还在西安,但具体在什么地方,他一无所知。
和人交流的时候,他低着头、叹着气,他平日很少出门,就一个人待在家里。
“都这样了,出去干什么呀。”他说,就这样活着吧,有一天算一天,别的事情都不想了。
柜子上放着一根蜡烛,从蜡油能够看出来,房间里经常点蜡烛。他说,都几年没开过灯了,线路老化不太安全,这样还能省一点点钱,房间里有点亮就行了。
3号家庭
成员:母亲、儿子
儿子患病衣物不是送的就是捡的
她热情地打开了房门,一个棉门帘出现在眼前,五颜六色、布满了接头。“这都是捡来的布头,用人家不用的被芯,自己凑了一个门帘。”她说。房间放着蜂窝煤炉,煤气味很浓。3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东西堆放得很满当。床、衣柜、电视柜、饭桌,看上去配备得还挺齐全。仔细看过就发现,没有一件是完好的。床板中间都塌了,衣柜放得七扭八歪,电视柜连门都没有,电线外露悬在房顶。
她今年已经87岁了,每月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按理说日子还算可以。然而,生活却十分的残酷,59岁的儿子患肺气肿、糖尿病,每天都要吸氧、吃药,退休金全都花在这上面。
儿子几百元的低保,是家里的生活费。她说,这点钱就只够吃饭了,家里全部的衣物和家具,不是好心人送来的,就是在附近捡回来的。
她指了指儿子的双人床,先捡个单人床铁架子,找了个木板放在上面,就成了个简单的床。后来,又捡回来个软床垫,直接放在铁架子上,中间没有支撑的点,床板没多久就塌了。“儿子睡着不舒服,但确实没办法换,只能先凑合着了。”她说。街道办和社区人员,多次到她家里来,看需要点什么东西。她都是说,“现在挺好的,不要给大家添麻烦了。”家里有个电暖器,是好心邻居怕病人着凉送来的,但舍不得用。街办和社区想给她配油汀电暖,老人嫌太费电,所以不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