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考古回避了最大的热门———对地宫的发掘。“根据国家法律政策,帝王陵不许挖,盗过也不许挖。”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杜文玉说。根据公认的看法,干陵是唯一没有被盗过的唐陵。根据陪葬墓的发掘情况推测,即使盗墓者能搬开石条,推开陵墓的石门,他可能还要面对防护机关。“干陵是完整的石头山包,不从墓道走,旁边打,太难了。”杜文玉说。
那个神秘的地宫引起了历代人们的遐想。它可能藏有王羲之的《兰亭序》、武则天的书法作品、大批珍宝,还可能有美妙绝伦的壁画。现有文献并无具体讲述地宫,但那无疑是公元683年开始的一项浩大的人类工程。
学界对干陵地宫的结构有不同猜测,主要争议在于地宫是墓室“前后双室”还是“前中后三室”。法门寺地宫和已经发掘的陪葬墓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
根据《规划》,人们对地宫的好奇将通过干陵地宫3D模拟展示项目来满足。干陵博物馆资料研究室主任侯晓斌说,该项目将根据目前已有的陪葬陵、帝王陵信息来制作,但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来。
地宫3D模拟只是未来干陵向游客展示的项目之一。干陵还将建立向公众开放的干陵考古数据库,并成立虚拟博物馆。“陵区将变为考古遗址公园,游客参观的时候,能看到一部分发掘现场,感受到考古是怎么样的。”侯晓斌介绍。历史价值较高、遗迹保存较好、展示效果较好的建筑基址,覆盖保护后,将仿照当时的材料,使用当时的技术,对建筑基址进行复原展示。此外,在下宫遗址以南、神道东侧,将兴建一座新的干陵博物馆。新馆的展品包括干陵出土的唐三彩和壁画。正如干陵神道前阙楼的复原参考了壁画《阙楼图》一样,届时人们可以根据新馆展出的宫女壁画,想象女皇的容颜。(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