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三百余中美教育专家探讨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之路

三百余中美教育专家探讨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之路

2016-04-12 19:2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青岛4月12日电(胡耀杰)以“推动融合·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16基础教育国际化中美高峰论坛4月12日在山东青岛市高新区举行。

  三百余位中美两国教育界人士、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围绕“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展开讨论,以国际化与教育理念的变革、中国国际学校建设等为切入点,通过深入交流促进资源共享,推动中美基础教育融合,探索中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育部部长Tom Torlakson表示,当今世界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态势和不断加剧的全球化促生了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同时教育资源的世界性和流动性不断加强,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疆界,各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继续加剧。而合作共赢的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布局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人才流动,以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和教师流动为代表的新型合作模式的出现,使人才培养的全球流动和互动成为可能。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合作可以先从人才流动和课程调整做起,逐步推进。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表示,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石,其质量和水平能否满足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国际教育合作模式的变化和国家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加大,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基础教育国际化成为中国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未来为了更好促进教育国际多元化发展,中国相关部门应通过引进和吸收提高教育“供给侧”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做好将来参与国际化高等教育和国际竞争的准备。

  美国亚太裔事务委员会委员Steven Ma分析比较了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他认为中美两国是这个世纪和下一个世纪最大的两个强国,所以两国教育的交流和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是相互了解才能事倍功半。中国的教育国际化发展应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寻找出不同国家的差异化,并将其充分吸收和利用,这才是国际化合作的应有之义。(完)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