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实施攻坚行动,让农业更绿、农村更美——解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2018-11-08 21:34:0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题:实施攻坚行动,让农业更绿、农村更美——解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新华社记者高敬

  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这意味我国全面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开展攻坚。如何推动农业更绿色、农村更美丽?记者8日采访了两部门的有关负责人。

  目标更明确,到2020年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介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量大面广、基础薄弱,是一项长期任务。攻坚战聚焦重点目标任务,坚持优先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环境问题。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

  具体内容为:“一保”,即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两治”,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三减”,即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农业用水总量;“四提升”,即提升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超标水体水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居民参与度。

  他说,围绕这几个目标,行动计划明确了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提升农业农村环境监管能力等5方面的主要任务。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农村处负责人表示,我国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各地要根据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适用的治理技术,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农业更绿色,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防治农业污染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介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化肥农药零增长提前三年实现。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农村能源和有机肥为主要方向的资源化利用产业日益壮大。秸秆农用为主、多元发展的利用格局基本形成,农膜回收体系和能力不断加强。

  他说,下一步要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他表示,着力推进种植业污染防控。通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范围,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加快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力度,稳定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统筹推进品种节水、结构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和制度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要推进养殖布局优化和清洁生产,引导生猪生产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同时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深入推进秸秆、农膜资源化。聚焦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燃料化“三大利用方向”,扩大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范围,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整县推进秸秆处理利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同时,要推动出台农膜回收管理办法。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试点,地膜回收责任由使用者转到生产者,农民由买产品转为买服务,推动将地膜回收与地膜使用成本联动。

  农村更美丽,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苏克敬说,农村饮水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获得感,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滞后,迫切需要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

  为此,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具体任务包括加快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对水质不达标的水源,采取水源更换、集中供水、污染治理等措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李波介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行动计划聚焦当前影响农业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保障农村污染治理设施长效运行等内容作为攻坚任务,细化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的工作目标,提出了明确的整治措施。

  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到2020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0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

  • 相关阅读
  • 中国新任驻比利时大使:中比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中新社布鲁塞尔11月8日电 (记者 德永健)中国新任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8日举行到任招待会,强调中比关系正处历史最好时期,并就发展中比关系提出三点建议。   作为前外交部干部司司长,曹忠明于今年9月末履任...

    时间:11-09
  • 中国驻南非大使:中南关系进入新的“黄金收获期”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11月8日电 (记者 王曦)11月8日,中国驻南非大使林松添应邀赴金山大学出席中南建交二十周年研讨会,发表题为“中南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主旨演讲。   林松添表示,中南建交...

    时间:11-09
  • 学业和求职被卡?请让教练式思维模式开道吧

      学业和求职被卡?请让教练式思维模式开道吧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无法知道路在哪里   视觉中国供图   又临近毕业季,作为一名生涯咨询师,我接触过许多毕业生,他们之中有些人是生涯困惑者,也有...

    时间:11-09
  • 不纠结于情绪不追究过往 从求职结果导向思考职涯

      点评  不纠结于情绪不追究过往 从求职结果导向思考职涯   大学学习无疑是一个探索求知的过程,但如果把求职和确立未来发展方向当作一种结果的话,小美的选择是值得借鉴的。   她从刚入学就在想,如果我在...

    时间:11-09
  • 长大以后才明白 陪伴我们童年的人都会一个个离开

      长大以后才明白 陪伴我们童年的人都会一个个离开   视觉中国供图   天气越来越凉,银杏叶变黄了,地上的落叶越来越多。生命的消逝,也像树叶落下一样悄无声息又惊心动魄。刚刚过去的一周之内,我们失去了3...

    时间:11-09
  • 中国空军的“航展时间” 空新装备呈现井喷之势

      11月6日,中国航展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进行飞行表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裴楠/摄   每当战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回荡在珠海金湾机场的上空,就意味着中国空军进入了“世界看中国...

    时间:11-09
  • “井喷”的中国高端无人机令世界瞩目

      中国航展上展出的WJ-700型无人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裴楠/摄   本届航展上,中国空军成体系展示了多型现役主战装备,其中攻击-2型察打一体无人机首次公开亮相。   据介绍,攻击-2型采用大展...

    时间:11-09
  • 微信群成“紧箍咒” “隐形加班”带来新负担和焦虑

      微信群成了“紧箍咒”   职场青年只想来一场痛快的“信息减负”   魏丽娜拍了张新出租屋的照片,想要发给妈妈看,但是她不断下拉微信,始终没有找到妈妈的头像。在她聊天界面里,全是通过置顶功能始终显...

    时间:11-09
  • 飞行表演看什么

      飞行表演看什么  “来了!”11月6日上午,当3架歼-20战机远远地出现在中国航展上空时,现场的观众纷纷将“长枪短炮”对准那3个越来越近的黑影。  一个穿着格子衬衫、带着棒球帽的中年男子手肘支在垃圾桶盖...

    时间:11-09
  • 航展上,蕴含着下一代战争的蛛丝马迹

      航展上,蕴含着下一代战争的蛛丝马迹  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又称“中国航展”)在广东省珠海市国际航展中心隆重开幕。从1996年创办到今天,经过22年持续努力,中国航展已经跻身于国际知...

    时间:1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