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宣示中国人牢记历史

2018-12-13 18:38: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宣示中国人“牢记历史”立场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梁晓辉 朱晓颖)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南京为主要场所,公祭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当日在中国多地举行。

  2014年2月,中国立法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规定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8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8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13日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出席并讲话。

  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缅怀同中国人民携手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献出生命的国际战士和友人,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8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8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当天,除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外,同时安排6项悼念纪念活动:举行下半旗仪式;南京市部分区同步举行悼念活动;全国抗战主题纪念(博物)馆同步举行悼念活动;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同步开展悼念活动;组织“世界和平法会”;举办“烛光祭”活动。

  13日还是《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下称《条例》)施行的第一天。今年11月23日,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该条例,这是中国首部围绕国家公祭出台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对公祭行为进行规范,规定:举行国家公祭仪式鸣放警报时,除了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正在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以外,在主城区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一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就地默哀一分钟。同时,为保证悼念活动的庄重感和仪式感,国家公祭设施周边禁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

12月13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与国内30家抗战类纪念馆联动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深切缅怀所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及死难同胞。图为活动现场。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12月13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与国内30家抗战类纪念馆联动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深切缅怀所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及死难同胞。图为活动现场。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对盲目崇拜日本军国主义行为、伤害民族情感的“精日”行为等划定了“法律红线”,规定:禁止歪曲、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等言论;禁止在国家公祭设施等地使用具有日本军国主义象征意义的军服等道具拍照、录制视频等;禁止侵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幸存者的姓名、肖像等合法权益。

  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姚正陆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民族苦难的承受者、经历者、见证人,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法律保护,也就是对我们历史的尊重。

  年逾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在公祭仪式现场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他参加了《条例》起草的过程。他认为,相关立法既是对大屠杀死难者的尊重,也是对幸存者的保护和尊重。(完)

  • 相关阅读
  • 河南省总工会十五届一次全委会召开 王保存当选省总工会主席

      本报讯 (记者余嘉熙)12月11日,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河南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郑州闭幕。在河南省总工会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保存当选...

    时间:12-14
  • 抗战口述史:让历史走出迷雾,用过去警醒未来

      抗战口述史:让历史走出迷雾,用过去警醒未来  邹德怀(中)与抗日老兵合影。  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历史已经过去81年,历史并不封存于档案卷帙之中,但是,亲历者的故事再不去听,...

    时间:12-14
  • 直播教学这块“屏幕”火了,社会的理性讨论更火了

      “屏幕”火了,社会的理性讨论更火了  12月13日,本报冰点周刊微信公众号发表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本报冰点周刊12月12日发表,原题为《教育的水平线》)一文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在微博上,“这...

    时间:12-14
  • 念好职业教育“质量经” 耕好乡村振兴“责任田”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苏南、服务三农、紧扣特色、争创一流”——  念好职业教育“质量经” 耕好乡村振兴“责任田”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质量和内涵建设,深化综合改革、推进...

    时间:12-14
  • 从大喇叭广播到微信群通知 80岁老人的上网记

      从看纸质报到读电子报,从大喇叭广播到微信群通知——  罗老上网记(改革开放40年·亲历变迁⑥)  图①:1998年,罗永庚在自家书房装订收集的报纸。   图②:2007年,罗永庚在读报学习。  图③:如今,罗...

    时间:12-14
  • 人民时评:校外培训,规范只是第一步

      校外培训,规范只是第一步(人民时评)  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万所,存在问题机构27.3万所,现已完成整改24.8万所,完成整改率达到90%……一组最新公布的数据,展现出治理校外培训的进度与力度。  自今年...

    时间:12-14
  • 佛山南庄镇:一个工业强镇的破立之路

      一个工业强镇的破立之路(人民眼·改革开放40周年)俯瞰佛山市南庄镇绿岛湖。资料图片  2005年,南庄镇一陶瓷企业排出滚滚浓烟。资料图片  2018年9月,新明珠陶瓷集团的智能化工厂内,管理人员通过操控中心对...

    时间:12-14
  • 中外媒体记者走进中国最高军事学府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朱鸿亮、王逸涛)国务院新闻办、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主题采访活动,13日在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举行。来自20余家中外媒体的...

    时间:12-14
  • 中国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访问法国

      中新社巴黎12月13日电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江村率领的中国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12月9日至13日访问法国,与法国国会议员、地方官员和旅法藏胞广泛交流,全面介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12-13
  • 长三角三省一市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和“三年行动计划” 推进教育一体化

      中新网上海12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第十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13日起在此间召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和《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

    时间:12-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