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两部门: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 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帮扶

2020-04-01 16:2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1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日前联合印发《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政策,多措并举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等。

资料图:工人在扶贫车间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资料图:工人在扶贫车间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方案》指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道防线,事关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能否如期脱贫。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

  《方案》明确了四项重点任务:

  (一)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密切关注未脱贫和返贫致贫风险高等人口基本生活状况。民政部门、扶贫部门定期开展信息比对,掌握未脱贫人口和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以及建档立卡边缘人口中,尚未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助供养范围人员的相关信息,分析返贫致贫风险,做好兜底保障工作。

  ——密切关注低收入困难人群基本生活状况。建立社会救助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数据为基础,汇聚残疾人帮扶、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等人员相关信息,分析可能存在影响基本生活的风险,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救助。

  ——密切关注潜在救助对象基本生活状况。在对低保等社会救助申请人及其家庭进行经济状况核对时,分析研判申请人员困难状况,对不符合救助条件但存在一定困难的人员或家庭,作为潜在救助对象予以重点关注。各地民政、扶贫部门要指导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根据监测预警情况,结合主动发现机制,有针对性开展摸排核查,逐户逐人掌握兜底保障对象情况。民政部门根据兜底保障对象情况给予相应救助或转介相关部门;不符合兜底保障条件的贫困人口,由扶贫部门协调落实其他帮扶措施。

  (二)落实落细兜底保障政策。

  ——强化农村低保兜底保障。及时把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后返贫人口、新增贫困人口中符合低保政策的人员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对其家庭可不再进行经济状况核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按低保政策动态管理。巩固兜底保障脱贫成果,在核算低保家庭收入时按规定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给予一定时间的渐退期,促进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积极就业,防止养懒人。

  ——全面落实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进一步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救助供养范围,优先为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服务。增强特困供养机构兜底功能,加快推进护理型床位的设置和改造,提高收住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的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作用。简化优化临时救助审核审批程序,健全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适当提高救助标准,提升救助时效性。加强临时救助和低保政策衔接,对返贫人口和新增贫困人口,可视情先行给予临时救助;一段时间后生活仍然困难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四是做好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社会救助工作。深入了解掌握新冠肺炎患者家庭以及因疫情导致难以就业、收入减少等生活困难家庭情况,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家庭或人员纳入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覆盖范围,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政策,多措并举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加快形成信息完整、动态更新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基础数据库,为开展精准关爱、精准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深入开展贫困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确保“应补尽补、按标施补”。发挥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通过发挥相关部门救助制度合力和引导社会组织、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力量参与等方式,妥善解决特殊困难群体个案性困难。

  (四)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力度。各项扶贫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继续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支持深度贫困县和深度贫困乡、深度贫困村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各地民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将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以及民政部门管理使用的彩票公益金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东部省份民政部门要通过深化社会组织东西部协作等方式,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进度安排方面,分为四个阶段:动员部署、明确任务(2020年2月-3月);监测摸底、比对排查(2020年4月-6月);政策落实、应兜尽兜(2020年7月-9月);查漏补缺、巩固深化(2020年10月-12月)。

  《方案》最后提出,相关地方民政、扶贫部门要建立督促调度机制,定期督促调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未摘帽贫困县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进展,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将视情对相关省份开展督促调度。有脱贫攻坚任务的省级民政、扶贫部门要在6月底、9月底、12月底向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报送当地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情况。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将定期汇总整理各地行动开展情况,推广宣传典型经验。

  • 相关阅读
  • 内蒙古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内蒙古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2020年4月1日7时至4月2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截至2020年4月1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已连续43日无...

    时间:04-02
  • 评论:为“共享员工”探究长远发展的模式

      【社评】为“共享员工”探究长远发展的模式  如何让“共享员工”模式走得远、走得好——即员工在法律上归属于一家用人单位的前提下,根据多家单位的用工需求,自由流动,企业用工也能更自由和便利,劳...

    时间:04-02
  • 怎样的“涨价”会构成“哄抬物价”犯罪?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防疫期间物资紧俏的“商机”,坐地起价,牟取暴利  怎样的“涨价”会构成“哄抬物价”犯罪?  当前,一些不法经营者趁机对疫情防控急需物资囤积居奇、转手倒卖,哄抬价格,牟取暴利...

    时间:04-02
  • 提供医疗物资援助——中国与世界携手战“疫”

      提供医疗物资援助——  中国与世界携手战“疫”   本报记者 梁 桐 宋 斌 田晓军 高伟东日前,巴基斯坦华侨华人协会向巴基斯坦4家医院捐赠8万只口罩。梁 桐摄  目前,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

    时间:04-02
  • “解锁”线上求职 应届生准备好了吗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受疫情影响,企业和高校将传统的线下招聘转移到了线上。从2月28日开始,教育部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服务,24小时服务不“打烊”,帮助毕...

    时间:04-02
  • 兼顾工作和孩子学业 超七成受访中小学生家长感到吃力

      近期,很多学生一直处于居家学习的模式中。家长们在扮演父母角色的同时,还要承担起“临时教师”的责任。不少上班族家长既得忙工作,又得陪伴、督促孩子学习,感到压力更大。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

    时间:04-02
  • 法制日报:主播带货还得带上法律责任

      主播带货还得带上法律责任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主播显然不能只是带货而已,而应对自己所推荐的商品质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史洪举  3月3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

    时间:04-02
  • 在线教育质量堪忧 “宅经济”井喷背后哪些短板待补?

      “宅经济”井喷背后哪些短板待补   在线教育质量堪忧App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记者调查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生鲜配送、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网络游戏等新型“宅经济”蓬勃兴起。不...

    时间:04-02
  • 新业态下谁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新业态下谁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对话人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孟 强  北京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    邱宝昌   《法制日报》记者          赵 丽  《法制日报》实习...

    时间:04-02
  • 库布其沙漠深处藏着一个“深呼吸”小镇

      库布其沙漠深处藏着一个“深呼吸”小镇  ——内蒙古恩格贝生态治理启示  每年的春季,内蒙古都会出现大风天气。同样,每年的这个时候,在库布其沙漠里,当地群众、志愿者们都会顶着大风走进大漠,或...

    时间:04-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