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第一观察|总书记浙江考察的三大聚焦点

2020-04-01 17:54:11

来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这几天在浙江考察调研,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总书记第4次考察调研。这次考察为什么要去浙江?重点聚焦什么内容?

  聚焦点一:复工复产

  2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第一站,冒雨来到宁波舟山港。这是货物吞吐量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的东方大港。

  今年前2个月,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为去年同期的98%以上,集装箱吞吐量也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近九成,在确保没有出现疫情前提下,复工复产走在了前列。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港口正常运转,对货物能够便捷地进得来、出得去,确保内外贸畅通至关重要。

  在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下,总书记考察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大港,传递的信息十分明确:一方面要尽快推进复工复产,另一方面宣示维护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开放安全稳定的决心。

  再从区域角度看,浙江所在长三角地带,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也是复工复产的重点地区。重要引擎加快转动起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中小企业众多,经济外向度高。

  然而,疫情之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也更明显,资金链、供应链、市场销售,都受到影响。

  此次在浙江,总书记考察了一个模具产业园区,走进了一家模具公司的生产车间,就是要去复工复产一线实地调研,“解剖麻雀”。

  在同中小企业负责人代表等交流时,总书记为大家鼓舞信心:“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的组合拳,随着形势变化还会及时进行完善,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并有新的发展。”

  困难不可避免,现在就是要迎难而上、克难攻坚!

  聚焦点二:社会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这场大考中,社会治理是重要方面。此次疫情防控,社区防控是第一线,正是因为社区防控的有力有效,才取得当前来之不易的成绩。

  但要看到,疫情也暴露了我们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短板。

  浙江是“枫桥经验”发源地,在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有不少先进理念和做法。去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提出了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此次总书记考察两个点: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就是聚焦社会治理。

  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经验,重在基层矛盾化解方面,这个中心已累计接待群众超过6500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0%以上。

  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总书记着重调研的是信息化智能化在城市治理方面的作用。

  杭州,这座深具互联网基因的城市,疫情发生以来,率先运用健康码、云服务等手段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做法可圈可点。

  3月10日在武汉考察时,总书记特别提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一个好的社会治理体系,要下绣花的功夫,要有科技的“硬核支撑”,更要体现“平时好用、战时管用”的全周期管理意识。这也是总书记此行考察调研的关注重点。

  聚焦点三:生态文明

  浙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这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安吉县余村。15年前,他就是在这里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如今的余村大变样,实现了绿色转型,百姓富、生态美,去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近5万元。

  看到今昔之变,总书记高兴地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在杭州,总书记还去了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考察,主题当然也是生态文明。

  一个村庄,一个湿地,都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也是重要内涵。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加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有绿色发展,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出品人:赵承

  策划:霍小光、张晓松

  监制:车玉明、杜宇

  文字:杨维汉、朱基钗

  摄影:鞠鹏、燕雁、申宏、翁忻旸

  视觉: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 相关阅读
  • 内蒙古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内蒙古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2020年4月1日7时至4月2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截至2020年4月1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已连续43日无...

    时间:04-02
  • 评论:为“共享员工”探究长远发展的模式

      【社评】为“共享员工”探究长远发展的模式  如何让“共享员工”模式走得远、走得好——即员工在法律上归属于一家用人单位的前提下,根据多家单位的用工需求,自由流动,企业用工也能更自由和便利,劳...

    时间:04-02
  • 怎样的“涨价”会构成“哄抬物价”犯罪?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防疫期间物资紧俏的“商机”,坐地起价,牟取暴利  怎样的“涨价”会构成“哄抬物价”犯罪?  当前,一些不法经营者趁机对疫情防控急需物资囤积居奇、转手倒卖,哄抬价格,牟取暴利...

    时间:04-02
  • 提供医疗物资援助——中国与世界携手战“疫”

      提供医疗物资援助——  中国与世界携手战“疫”   本报记者 梁 桐 宋 斌 田晓军 高伟东日前,巴基斯坦华侨华人协会向巴基斯坦4家医院捐赠8万只口罩。梁 桐摄  目前,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

    时间:04-02
  • “解锁”线上求职 应届生准备好了吗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受疫情影响,企业和高校将传统的线下招聘转移到了线上。从2月28日开始,教育部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服务,24小时服务不“打烊”,帮助毕...

    时间:04-02
  • 兼顾工作和孩子学业 超七成受访中小学生家长感到吃力

      近期,很多学生一直处于居家学习的模式中。家长们在扮演父母角色的同时,还要承担起“临时教师”的责任。不少上班族家长既得忙工作,又得陪伴、督促孩子学习,感到压力更大。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

    时间:04-02
  • 法制日报:主播带货还得带上法律责任

      主播带货还得带上法律责任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主播显然不能只是带货而已,而应对自己所推荐的商品质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史洪举  3月3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

    时间:04-02
  • 在线教育质量堪忧 “宅经济”井喷背后哪些短板待补?

      “宅经济”井喷背后哪些短板待补   在线教育质量堪忧App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记者调查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生鲜配送、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网络游戏等新型“宅经济”蓬勃兴起。不...

    时间:04-02
  • 新业态下谁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新业态下谁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对话人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孟 强  北京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    邱宝昌   《法制日报》记者          赵 丽  《法制日报》实习...

    时间:04-02
  • 库布其沙漠深处藏着一个“深呼吸”小镇

      库布其沙漠深处藏着一个“深呼吸”小镇  ——内蒙古恩格贝生态治理启示  每年的春季,内蒙古都会出现大风天气。同样,每年的这个时候,在库布其沙漠里,当地群众、志愿者们都会顶着大风走进大漠,或...

    时间:04-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