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关键时刻”10+3开启特别会议 中方三点倡议助区域合作“双轨驱动”

2020-04-15 16:33: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关键时刻”10+3开启特别会议 中方三点倡议助区域合作“双轨驱动”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题:“关键时刻”10+3开启特别会议 中方三点倡议助区域合作“双轨驱动”

  作者 黄钰钦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在北京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在全球战疫的“关键时刻”,中方于此次重要多边场合提出全力加强防控合作、努力恢复经济发展、着力密切政策协调等三点倡议。

  受访专家表示,中方倡议体现出以“疫情区域联防联控”和“经济区域一体化”为“双轨”推动区域合作的特点,在危中寻机,助力东亚地区尽早走出疫情阴霾。

  危机驱动疫情防控合作

  新冠肺炎具有高度传染性,人口稠密的东亚地区如何进行有效防控是域内各国正面临的重大而现实挑战。

  “10+3合作正是因危机而启动。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时下疫情危机,无一不凸显危机驱动特点。”中国外交学院教授江瑞平指出,“当前,如何防止疫情在地区扩散是10+3合作的当务之急。通过领导人特别会议,释放出在抗击疫情方面强化合作的积极信号。”

  李克强在10+3特别会议上提出倡议,全力加强防控合作,提升公共卫生水平。密切各国卫生、海关、交通、移民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探讨建立通畅的联络机制,就疫情信息、防控措施、出入境人员管理等进行密切沟通,形成防控合力,遏制疫情蔓延。

  外界还注意到,早在10+3会议之前,中日韩、中国与东盟已多次就疫情防控进行积极沟通。例如:3月20日,在中日韩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视频会议上,三国外长同意探讨相互衔接的联防联控机制,有效防止疫情跨境传播。3月31日,中国—东盟再次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视频会议,中方主动分享疫情防控、治疗经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逸舟表示,面对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单凭一国自身力量是无法解决的,需要进行国际尤其是区域合作。“10+3合作的既有机制提供了有效平台,使得中日韩、中国和东盟就疫情防控建立的合作机制得到及时整合和制度化安排。”

  区域经济一体化成重要抓手

  “努力恢复经济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李克强在当日会议上如是倡议,并提出进一步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促进投资等多项具体举措。观察认为,中方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置于重要议程,既是着眼当下减少疫情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也是着眼未来为东亚地区率先在全球恢复重振经济寻找抓手。

  “东亚各国需要从疫情带来的挑战中看到合作机遇。”中国社科院亚太战略研究院区域经济室主任王玉主指出,疫情使得各方意识到彼此经济高度依赖,为拓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新视角,将促进地区内的产业布局分工更加合理,各方可借此探寻区域合作新增长点。

  面对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关于产业链供应链“脱钩论”“转移论”等消极论调在国际舆论场甚嚣尘上。在当日会议中,中方倡议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与会各方均表示,应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王玉主指出,相关表态是对于现实关切的直接回应。全球产业链布局是市场经济环境下趋利避害的结果,“中方的倡议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激起遵循市场经济基本理性的回应。”

  具体到东亚各国而言,江瑞平强调,东亚国家经济产业相互依存,回到以邻为壑的时代并不现实。未来需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同时开放市场、畅通贸易,“加强合作协调是平衡二者的关键所在。”

  携手应对风险为全球提供借鉴

  面对疫情伴随着的金融风险、粮食风险、市场风险,东亚地区应该如何应对?中方的倡议给出了自身答案:着力密切政策协调,抵御各类风险挑战。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苏浩指出,在全球化时代应对风险,加强制度化沟通和政策协调是必要途径。10+3平台之下形成的区域合作机制,为应对全球性危机提供了借鉴。

  “例如,当个别国家出现囤积粮食现象,会议联合声明中及时提出,发挥10+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作用,确保粮食安全。”苏浩说,“当风险进一步加大时,需要强化已有合作成果,提升合作的机制和规模。”

  有评论指出,相比于金融、粮食等具体风险,疫情可能加剧的孤立主义、排外主义等逆全球化风险更为深远。

  对此,王逸舟表示,10+3加强政策协调应对风险体现出多边主义态度,强调团结互助和地区合作,对全球释放出重要的积极信号,将会为相关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和稳定。

  苏浩指出,疫情之后世界或将呈现以区域一体化为基础的全球化,东亚各国在10+3机制之下加强政策协调,对短期的疫情应对、中期的区域整合、长期的全球化进程推动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完)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中俄将坚定站在一起 携手应对阻力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4日接受采访称,中俄合作堪称国际抗疫合作典范。部分欧美政客指责中国隐瞒疫情信息,要求中国对疫情蔓延支付巨额赔偿,这一言论已超出了底线,不可接受。拉夫罗夫还表示,虽然某些人...

    时间:04-16
  • 和祖国的专家聊一聊很安心

      “和祖国的专家聊一聊很安心”——记中国援哈萨克斯坦医疗队指导同胞抗疫   新华社努尔苏丹4月14日电(记者任军张继业)“我们要和‘娘家人’视频连线了!”13日下午,来自哈萨克斯坦多地的中资机构人...

    时间:04-16
  • 中国援缅医疗专家组深入缅甸抗疫一线 分享防疫经验

      中国援缅抗疫医疗专家组本月8日抵达缅甸最大城市仰光后,就立即开展了与缅甸卫生部门的对接。连日来,他们分组走访当地发热患者收治中心,走进隔离病区,获得了大量疫情信息,也在走访中分享了防疫经验...

    时间:04-16
  • 住建部:逐步实现网签系统自动核验买房人婚姻信息等

      中新网客户端4月16日电(彭婧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关于提升房屋网签备案服务效能的意见》提出,提供自动核验服务,自动核验交易主体。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推动房屋网签备案系统与公安...

    时间:04-16
  • 北京明确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时间表和路线图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北京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北京市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近日发布,其中勾画出北京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2年,全...

    时间:04-16
  • 三种中药获批治疗新冠肺炎 院士详解始末

      现代快报讯(特派记者 侯天卉 李楠 文)近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将治疗新冠肺炎纳入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新的药品适应症中。4 月 15 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时间:04-16
  • 31省份和新疆兵团新增确诊病例46例 12例为本土病例

      中新网4月16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4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6例,其中34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2例为本土病例(广东5例,黑龙江4例,北京3例);无...

    时间:04-16
  • 聚集性疫情反弹 黑龙江省疫情防指约谈哈尔滨市指挥部

      针对哈尔滨出现聚集性疫情反弹 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约谈哈尔滨市指挥部   东北网4月15日讯(黑龙江日报记者 王坤)15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指挥长...

    时间:04-16
  • 最高检:今年前三月起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4151人

      4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今年第一季度检察办案数据。澎湃新闻注意到,在未成年人检察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8668人,不捕2920人。其中...

    时间:04-16
  • “一定要搬走贫困这块大石头”

      “一定要搬走贫困这块大石头”  ——记安徽临泉刘桥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颜亮亮  “我报名!”听到单位选派驻村干部,颜亮亮没有片刻犹豫。2014年,他从省纪委干部成为临泉县刘桥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

    时间:04-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