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定要搬走贫困这块大石头”

2020-04-16 06:51:17

来源:人民日报

  “一定要搬走贫困这块大石头”  ——记安徽临泉刘桥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颜亮亮

  “我报名!”听到单位选派驻村干部,颜亮亮没有片刻犹豫。2014年,他从省纪委干部成为临泉县刘桥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头扎进贫困村。

  “我留任!”3年期满,颜亮亮再次主动申请,“再干3年,继续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村里发展再上新台阶。”

  “有事就找颜书记。”5年多来,他全身心扑在全村脱贫事业上,谋划产业,改善村貌,心系民生,得到大家一致赞扬。2016年,刘桥社区成为全县首批出列的10个贫困村之一。2018年底,社区230户47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我带着铺盖被褥,就是来当咱村里人的”

  初到刘桥社区,颜亮亮就备感压力——一条砂石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沟里污水横流,街道上垃圾遍地。翻开账本,13个自然村478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84户637人;村集体还背负着10万多元外债……

  “村里底子薄,条件差,村民过着苦日子,我一定要搬走贫困这块大石头。”他暗下决心。

  同时,群众仍有疑惑:“省里来的干部是不是来镀金的?”“村里的矛盾都拖了这么久,外面的人来了能解决?”

  “我带着铺盖被褥,就是来当咱村里人的。”头两个月,颜亮亮白天一家一户走访,晚上思考对策。谁家有病人、残疾人,谁家孩子在上学,都是他操心的问题。

  村里哪家日子过得最难?大家都指姚德红家。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孩子上学,姚德红照顾全家无法外出务工。办理慢性病就诊证,申请残疾救助、医保……颜亮亮跑了一趟又一趟。如今姚德红妻子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姚德红在当地物流公司上班,每月工资3000多元,孩子还考上了县中学。“颜书记有真本事,再难的事都能办成。”老姚说道。

  村里一点点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疏通沟渠13公里,改建小学、卫生室,新建幼儿园、小公园,动员群众改水改厕。“颜书记四处筹资金、找工人,村庄面貌越来越好,村民日子过得也越来越舒坦。”刘桥社区居委会主任郭云说。

  “不嫌累,不嫌烦,帮扶帮到群众心坎里”

  工艺品厂的车间就在家门口,每月工资3000多元,活也不重,没想到贫困户张洪士没多长时间却不想干了,“烙画技术太难了,学不会。”

  颜亮亮有时间就上门开导:“学好一门手艺比啥都强。”“谁学本领不交学费,没人会怪你的。”张洪士终于掌握了葫芦烙画技术,“感谢颜书记没有放弃我。”

  脱贫工作不会一蹴而就。全村一半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四成以上贫困户因缺产业、缺资金致贫。如何脱贫?颜亮亮的答案是,下足绣花功夫,把工作做实做细,不嫌累,不嫌烦,帮扶帮到群众心坎里。

  贫困户刘子鹤今年40多岁,妻子长期患病,3个小孩上学,全家生计就靠几亩地。“想挣钱,找不到出路。”颜亮亮帮刘子鹤申请到5000元补贴,购置了6只羊,两年时间收入达到6000多元。“颜书记还鼓励我种芝麻,帮我安排公益岗,如今一年收入上万元。”刘子鹤越干越有劲头,很快就摘了帽。

  引导123户参加脱贫蔬菜种植项目,引导60户贫困户养羊157只,全村5家经营实体吸纳35名贫困劳动者就业……在颜亮亮的带领下,一系列扶贫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

  扶智更要扶志。村集体分红,村里提出设置公益岗,有人不乐意:“为啥不直接发钱?”颜亮亮有自己的想法:“扶贫不是养懒汉,靠自己本事挣钱,心里敞亮。”在颜亮亮的带领下,社区开发保洁、保安等扶贫公益岗位20个。外力激发内力,贫困群众靠双手过上好日子。

  “做好传帮带,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大家到河边锻炼身体,有安全隐患,村里能不能安护栏?”村民刘笑笑问。“大家表决同意后,村集体拨钱,立马安装。”颜亮亮回答。

  大树下,颜亮亮和村民们开起了座谈会。说到兴头上,你一句我一句,都顾不上吃饭。“群众提意见,大家集体讨论,能办的立马就办。”这样召开座谈会,几乎每天都有。

  “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驻村之前,颜亮亮发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不愿管事,干群关系紧张。

  “干部能办事,敢办事,贫困群众有‘主心骨’,脱贫致富才能有底气。”“做好传帮带,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作为驻村干部,颜亮亮深感责任重大。

  较真碰硬,真正把党支部建强做优。“村集体的河塘长年被人侵占,你们管不管?”一次座谈中,听到群众反映,颜亮亮和村干部们立即调查,经过1个多月努力,收回河塘,公开竞拍,充实集体经济,群众一片赞扬。

  清退不符合标准的贫困户,追回资金6万多元;排查低保户,杜绝优亲厚友。作风硬了,风气正了,群众心气也顺了。社区在脱贫攻坚国家级和省级验收评估中,贫困户错评率为0,群众满意度为100%。“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真是这个理!”刘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广森说,大家心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社区集体入股担保公司,筹建扶贫车间,发展光伏发电,集体收入增加了40多万。

  在颜亮亮的心里,有一份蓝图,“我希望继续和大家一起,做好脱贫工作,向全面小康的目标大步前进!”

王 浩 游 仪

  • 相关阅读
  • 环球同此凉热 ——力所能及

      全球疫情快速蔓延之际,处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关键时刻的中国在充分保障国内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向大量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此次对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

    时间:04-16
  • 疫情冲击下的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救急手段藏隐忧

      “财政局长”疫后如何度财荒   导读   “唉……近两年经济结构性调整,市县财政保障能力本来就在走弱。疫情一来,收支矛盾更是雪上加霜!”采访中,多位市县主要负责人连声叹息。有人说,自己是当...

    时间:04-16
  • 依法战“疫”:政府该怎样征调物资?个人有何义务?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题:依法战“疫” 守护人民健康社会安全   新华社记者张泉   传染病防治事关人民健康、社会安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医疗机构应采取哪些措施?如何保障疫情防控所需器械、...

    时间:04-16
  • 钟南山:病毒没有明显突变 用疫苗还是有效的

      最新!钟南山带来重磅好消息!   病毒有没有明显突变?疫苗是否有效?复阳患者会再传染吗?有无明显肺部后遗症?钟南山给出最新判断!   病毒没有明显突变   用疫苗还是有效的   据大...

    时间:04-16
  • 民航派两架包机运送医疗专家与物资赴布基纳法索和埃塞俄比亚

      中新网4月16日电 据民航局网站消息,4月16日,根据对外援助部际协调机制部署,民航局协调国航安排2架次包机,分别运送医疗专家和抗疫援助物资前往布基纳法索和埃塞俄比亚。   赴布基纳法索包机已于当...

    时间:04-16
  • 南京一高校排查返校学生航班 系因机上有普通发热患者

      新京报讯(记者 樊朔)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生陆续返回学校准备开学。4月14日,该校一则紧急通知引发热议,通知要求该校各学院“速速统计4月14日乘坐飞机由哈尔滨至南京的学生(航班号H01711)”。4月...

    时间:04-16
  • 生物安全,中国正筑起一道“防火墙”

      “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外来物种入侵等各种生物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已经发展为一种危及粮食安全、公众健康、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生态环境、军事国防等多个方面的“全局性”国家安全问题。”天...

    时间:04-16
  • 中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不简单

      中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不简单!  ◎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应对新冠疫情,中国迅速启动疫苗研发计划,并行推进五种技术路线。  4月12日、13日连续两天,五种技术路线之一的灭活疫苗取得连续突破:...

    时间:04-16
  • 为拔穷根育良才

      校企合作撬动“扶志+扶智”  为拔穷根育良才  去年8月,00后云南小伙儿胡由林从“长安汽车班”学成毕业,被推荐到重庆的长安汽车工厂实习并顺利入职。这种“订单式培养”不仅让职业学校的培养更有针...

    时间:04-16
  • 武汉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武汉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北京协和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回京   4月15日下午一时,迎着春光,载着北京协和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CA042航班从武汉天河机场缓缓升空,飞往北京,最后一支撤离的国...

    时间:04-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