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降低维权成本、加大赔偿力度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全面升级

2020-04-22 09:24:32

来源:经济日报

  激励保障创新、降低维权成本、加大赔偿力度——  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全面升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万祥

  《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聚焦当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降低权利人诉讼维权成本、缩短诉讼周期、加大损害赔偿力度和化解当事人举证难,切实增强司法保护的实际效果。《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以公平公正、及时有效的法律裁判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在4月21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发布会围绕知识产权审判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助力行业健康发展、严惩知识产权侵权犯罪等话题,传递我国全面加强司法保护、推动知识产权质量提升的强烈信号。

  适用惩罚性赔偿提高侵权成本

  此次《意见》的出台,是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重大举措。这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全面升级。

  聚焦当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最高法着力降低权利人诉讼维权成本、缩短诉讼周期、加大损害赔偿力度和化解当事人举证难,切实增强司法保护的实际效果。比如,《意见》中提出完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举证妨碍排除制度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拓宽电子数据证据的收集途径,依法支持当事人的证据保全、调查取证申请,减轻当事人的举证负担;充分运用第三方数据,依法确定侵权获利情况;对于情节严重的侵害知识产权行为,依法从高确定赔偿数额,依法没收、销毁假冒或盗版商品以及主要用于侵权的材料和工具,有效阻遏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再次发生。

  这些具体举措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以公平公正、及时有效的法律裁判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表示,既要以充分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为导向,以有利于激励创新为出发点,严格执行法律,切实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也要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与不同国别当事人之间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当事人在知识产权诉讼中享有平等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

  为创新企业提供法律规则指引

  据介绍,全国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探索涉新技术涉网络知识产权纠纷的法律适用规则,为互联网企业开发新技术、拓展新业务提供了法律规则上的指引。同时,法院通过制裁恶意诉讼,规范知识产权诉讼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统一裁判标准是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重中之重的职责。作为全国法院内最为“高精尖”的部门,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自2019年成立以来备受关注。成立一年多来,该法庭统一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裁判尺度,审理了一批对有关行业有影响的重要案件。

  “这一年来共受理专利等技术类案件1945件,审结1433件,其中二审案件1174件。二审案件审理周期平均为73天,比过去大大缩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知识产权法庭庭长罗东川介绍,其中涉外案件占了相当比例,案件当事人涉及不少国内外知名企业。法庭依法支持权利人诉请的案件占比61.2%。

  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实施了“统一裁判标准系统工程”,通过法官会议、类案强制检索、裁判规则库等工作机制来促进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裁判尺度统一。一批有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价值的标杆案例在相关行业领域影响深远。

  以市场保护服务促创新驱动

  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发挥着重要作用。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审理的案件可以说是创新的“晴雨表”,更加注重加强市场保护,实现市场价值。

  “去年我们法庭的很多案件特别是专利授权确权案件,覆盖了医药、生物科技、网络电缆、大型机械、智能输入法等领域,通过这些案件的审理很好地激励了科技创新。”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王闯说,法庭特别坚持市场原则,合理科学确定损害赔偿价值,去年审理的一些案件很多赔偿额在百万元以上,有的在500万元以上。

  通过市场价值的判断来确定赔偿数额,就是要让侵权者得不偿失,让权利人理直气壮,让创新者心无旁骛。

  王闯指出,不同知识产权涉及的技术领域不一样,有着不同的创新规律,所以针对不同领域的知识产权采取不同的司法政策和裁判标准,能够使司法保护力度和创新高度很好地契合。

  目前,我国已形成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知识产权法庭、32家高院、3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以及部分中、基层法院组成的知识产权审判新格局。随着司法保护体制进一步健全,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地实施,将进一步有力保障健康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相关阅读
  • 陕西今年将启动秦岭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新华社西安4月22日电(记者姜辰蓉)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陕西省今年将启动秦岭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开展秦岭生态状况遥感监测与评价及秦岭北麓面源污染遥感监测。   据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

    时间:04-22
  • 银川:工程建设项目验收改革疏通“堵点”助审批提速

      新华社银川4月22日电(记者任玮)记者从宁夏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验收效率,银川市变以往建设单位多头申报、各部门多头分验的方式为多部门集中联合验收,实现了申报材料、...

    时间:04-22
  • 时评:从阻击到出击,让城市治理更显水平

      从阻击到出击,让城市治理更显水平   首席评论 王石川   4月2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第84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活动。据报道,这是时隔3天,广州市副市长黎明再次就广州的疫情最新...

    时间:04-22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将于4月24日公开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电 (郭超凯)中国国家航天局22日组织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中国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葛小春在会上表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将于4月24日公开。   当天,葛小春通过线上...

    时间:04-22
  • 湖北宜昌开展最大规模子二代中华鲟放流活动

      中新社宜昌4月22日电 (郭晓莹 董晓斌)“2020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2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举行,10000尾不同年龄梯队的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这是历年来放流子二代中华鲟数量最多的...

    时间:04-22
  • 杭州城市“大脑”究竟开了什么脑洞?

      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城市具备用大脑思考的能力,这不是投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杭州“大脑”究竟开了什么脑洞?   ■本报见习记者 朱凌君 巩持平   ◆城市大脑最终可能要为城市生活打...

    时间:04-22
  • 病毒在变异 疫苗研发追得上吗

      近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尚在变异进化。原以为熬到疫苗研发成功就行,可眼看着病毒这“十八般变化”,那些正在研究中的疫苗,能追得上吗?会不会疫苗出来了,病毒已经“魔高一丈”了?   病...

    时间:04-22
  • 中国代表呼吁从根源上解决冲突引起的饥饿问题

      中国代表呼吁从根源上解决冲突引起的饥饿问题  新华社联合国4月21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1日呼吁通过化解冲突和促进发展解决冲突引起的饥饿问题。  张军当天在安理会关于冲突引起的饥饿问题视...

    时间:04-22
  • 环境热评 |汲取大教训 抓牢两个“生态”

      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他强调,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

    时间:04-22
  • 上医治未病 专访院士仝小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表示,第一时间让病人吃上中药是未来应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可以借鉴的模式。李修洋 供图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

    时间:04-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