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郭艳婷 陈晓聪:再见面,定会深深相拥

2020-04-23 17:05:25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人的故事|郭艳婷 陈晓聪:再见面,定会深深相拥

  

  爱一个人、彼此长久相守的要义,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孩子,但在郭艳婷和陈晓聪看来,爱情中最坚实的纽带,是彼此在精神上的共同成长。精神上的理解、陪伴,共同的成长,胜过一切美好的言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默契。

  因工作原因,自结婚后,郭艳婷和陈晓聪只在家过过一次年。今年大年三十,郭艳婷作为湖南省桃江县人民医院的护士,赶到医院签了“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请战书。而她的丈夫陈晓聪远在中国铁建中国土木孟加拉有限公司的孟加拉国米尔莎莱工业园吹填2A/2期项目上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默默出力。一封家书,一纸情深。他懂得她的医者操守,为她扬起希望的风帆;她明白他的建设者信仰,为他守好家的港湾,永远等待船归靠岸。来听听他们给彼此写的信。

亲爱的聪:

  春节,原本是一年之中最热闹最祥和的时刻。然而,2020年的春节,却变得十分特殊。除夕之夜,原本家人应该尽享围炉团聚、促膝守岁的美好时光。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写下请战书,奔赴武汉前线!我作为一名县级医院的普通护士,在大年三十接到医院的紧急通知后也立刻赶到医院,签下“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的请战书。

护士们一起签下请战书。 本人供图

  签完请战书后,我的内心无比平静,但远在海外工作的你却不淡定了,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下班后要自我隔离,不要回老家接触老人小孩……感觉以前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的你突然就变成了医学专家似的,婆婆妈妈说个不停,谢谢你每时每刻的关心和不厌其烦的叮嘱!

  虽然我不在抗疫的最前线武汉,但我县人民医院作为隔离定点医院,每天接触的都是高危人群。回忆这段难忘的时光,说实话,面对生死,大家本能地都会害怕,但是作为医护人员,跟死神争分夺秒,我们没有时间去焦虑和害怕,我们要是有半点退缩的情绪,那亿万人民群众的安危谈何保障?

郭艳婷在工作中。 本人供图

  疫情期间,每次回家,我只是把食物和生活用品放到门口,而后转身就往医院赶。思念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虽然我很想抱一抱我们的女儿,但我的理智告诉我不行!

  因工作性质,我们常常不能在家过年。今年,你又没能回家,科室的同事偶尔会问:“你老公常年不在家,你要上班又要带小孩还要照顾老人,不累吗?”不累那肯定是假的,我也许会抱怨、会哭泣、会懊恼,但现实不允许我这样,它推着你必须往前走,逼着你成长,但幸运的是你都能理解我的难处,体谅我、包容我、关心我。虽远隔千山万水,但隔不断你对我和孩子的爱,谢谢你,老公,我的挚爱!

  疫情期间还收到了你公司邮寄来的口罩,里面还有一封致员工家属的慰问信,当时这解了我和科室的燃眉之急,谢谢你们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谢谢他们对员工家属的深切关怀,他们传递的爱心和暖心话语进一步激励着我们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

郭艳婷(左三)和同事们表示感谢。本人供图

  世界上的工种有很多,但自己做过的那份工作一定是最累的,因为工作中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才会懂!你作为一名国际工程人,常年漂泊海外,辗转南亚多个国家,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一带一路”建设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你平凡而又不凡,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亲爱的聪,在海外你要照顾好自己,安心工作,家里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会打理好一切。待到春暖花开时,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爱你的妻子:郭艳婷

  写于桃江县人民医院

郭艳婷在献血。本人供图

大年三十在施工现场的陈晓聪(右)。本人供图

  亲爱的婷:

  当我提笔写这封信的时候,已是孟加拉国的凌晨。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思绪就变得异常清晰,满脑子都是对你、女儿和父母的牵挂。而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对你的牵挂更多了一份担心和骄傲!

  大年三十晚上,你接到医院要求立即返岗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电话后,身为护士的你立即告别了一岁多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第一时间赶回医院在请战书上签字,与你的同事们投入了护佑人民生命的工作中。我深深地为你这种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的举动感到骄傲。

  当我得知你一度连续二十多天一直超负荷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输液、进行气道和生活护理,在隔离病房里接触着严重的病患,甚至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我真为你担心,生怕你被病毒感染。当我在视频中看到你那一双被消毒液腐蚀得伤痕累累的手、那一张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得印痕满满的脸,我更是好心疼啊。

  亲爱的婷,因为远在异国,我对你的关照远远不足。而你仍然独自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我爸血压高,下班回家,你总不忘给他量血压,叮嘱他及时吃药;我妈一到冬天就容易感冒,每次都是你亲自给她打点滴、给她买药;教她使用智能手机网上购物,甚至第一次和我视频也是你教给她的。有你这样优秀的妻子,我感到很自豪。

陈晓聪(左)和达卡工程大学教授讨论方案。 本人供图

  亲爱的婷,请你原谅我的缺席。作为一名国际工程人,自毕业以来,我一直从事海外工程并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睡过卡西姆港的桥洞,体验过孟加拉湾的数次台风。我和同事们始终坚持“团结、奋进、忠诚、担当”的精神,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市场经营已取得了丰硕业绩。带着“中国品牌”“中国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砥砺奋斗,为了给各国城市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了你和家人,我一直都在奋斗着。

陈晓聪在施工现场。 本人供图

  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用为我担心。疫情发生以来,孟加拉公司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采购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加强对各个区域的卫生消毒;严格把控出入的健康监测,确保了每位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公司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重视让我非常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国际工程事业的信念。

  从事着国际工程行业的我少有机会回家过年,而你未曾有过怨言。记得你曾说过“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你还经常反过来安慰我说:“无论何时你回家休假,咱们家就算是过年。”

在孟加拉过年的陈晓聪(右六)。 本人供图

  亲爱的婷,万语千言,也无法表达我远在天涯的深深思念和无限爱意。纸短情长,到了夜晚,我会仰望星空,眺望着家乡的方向祈福,那里有我最亲爱的父母妻儿;那里有我最美丽的牵挂;那里有我最敬爱的祖国母亲。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疫情正在消散,在春暖花开之际,每一位如你一样的“逆行者”平安归来,就是最美好的画面!

  爱你的丈夫:陈晓聪

  写于孟加拉

邀请信件的主人公郭艳婷和陈晓聪聊聊他们心里的一些话。

  因为坚守着对家、对国的同一种信念、同一种诺言,精神上的契合使他们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精神成长的共同步调更使他们在各自的事业领域行稳致远,在并肩同行的人生路上,心越靠越近。彼此肝胆相照,不离不弃,这不是一种触手可及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却是时时可感的一种精神上的扶持。

  如今疫情正在消散,只待重聚团圆。再见面,定要一起抱抱女儿,定要深深相拥。

  记者:张琦敏(实习) 梁明子(实习)

  策划:周伟 王岑予 杨月

  文案:杨月 张琦敏(实习) 梁明子(实习)

  播音、剪辑:张琦敏(实习) 郭艳婷 陈晓聪

  设计:曹若鸿(实习) 蒙晓(实习)

  编辑:梁明子(实习)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

  建设性新闻工作坊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联合出品

  • 相关阅读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郭超凯)中国国家航天局24日公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

    时间:04-24
  • 必须让多边合作的轮子转起来

      必须让多边合作的轮子转起来(和音)   在多边维度上加大合作力度,以多边之力共同抗击疫情,这是当务之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维护共同的健康福祉、更好的发展愿景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对全...

    时间:04-24
  • 重庆:厚植“智能因子” 打造“智慧名城”

      新华社重庆4月24日电 题:重庆:厚植“智能因子” 打造“智慧名城”  新华社记者黄兴  路灯根据光照情况自主开关,发生故障迅即报警;智能窨井盖一旦破损或被非法移动立即报警;名木古树缺水或过热,...

    时间:04-24
  • 民政部:今年以来已向困难群众发放补贴资金37.1亿元

      中新网4月24日电 据民政部新闻办官方微博消息,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各地已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资金37.1亿元,惠及8168.9万人次。   24日,民政部举行2020年第二季度例行...

    时间:04-24
  • 博士生扩招 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公布博士生扩招规模,引发舆论关注。其实,早在2018年,教育部已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生总...

    时间:04-24
  • 他们用50年时间,点亮了我们的星辰与大海!今天,一起来认识他们

      50年砥砺奋进   50年风雨兼程   50年群星闪耀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   让我们一起回顾   跨越半个世纪的追“星”之旅   50年前的今天——   1970年4月24日   一曲《...

    时间:04-24
  • 航天日,看中国五十年璀璨“星”光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回望50年前,即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

    时间:04-24
  • 疫情期间全国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已接收捐赠近420亿元

      中新网4月24日电 据民政部新闻办官方微博消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政部发布公告广泛动员社会慈善力量依法有序支持疫情防控。截至4月23日,全国各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接收社会各界的捐赠资金约41...

    时间:04-24
  • 这是来自太空报道局的第一张长图!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中国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了望周刊社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网联合出品   ...

    时间:04-24
  • 工信部:今年全年将新建50万个5G基站

      工信部:工业生产下滑局面大幅扭转,今年全年将新建50万个5G基站   4月23日下午3时,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

    时间:04-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